盟鸥何处来,声和春喜近。
宾鸿可怜生,呼群摩雾隐。
鸥鸿本何心,世人无义襟。
责彼不责己,嗟嗟非独今。
盟鸥何处来,声和春喜近。
宾鸿可怜生,呼群摩雾隐。
鸥鸿本何心,世人无义襟。
责彼不责己,嗟嗟非独今。
这首诗通过对比盟鸥与宾鸿,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道德责任的问题。首两句“盟鸥何处来,声和春喜近”,描绘了一幅春日里鸥鸟欢鸣,与和煦春风相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接着,“宾鸿可怜生,呼群摩雾隐”则转向对大雁的描述,它们在雾中呼朋引伴,隐匿于云雾之中,展现出迁徙途中艰难与团结的一面。
后两句“鸥鸿本何心,世人无义襟”将话题转向对人类自身的反思,提出鸥鸟与大雁本性善良,而人类却往往缺乏道义之心的疑问。最后,“责彼不责己,嗟嗟非独今”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感慨,指出指责他人而不自省的行为并非现代社会所独有,蕴含着对人性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界的生物为镜,映照出人类社会中的道德缺失,引发读者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思。
太原曾有三珠树,花萼一团光彩聚。
清晨肯挟三凤来,真是王家儿可誉。
乃翁哦诗松竹阴,三儿吾伊玉应金。
不须累棋撚蜡作跳虎,骏响续取河汾琴。
沂公不作温饱计,他日帘前退丁谓。
读书有用须济时,莫止觅官求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