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辄九日,须发焉不白。
寄语同心人,好来煮白石。
世事何时了,才了又还积。
不如且丢去,尘襟自洗涤。
习习清风生,坐见天宇碧。
一别辄九日,须发焉不白。
寄语同心人,好来煮白石。
世事何时了,才了又还积。
不如且丢去,尘襟自洗涤。
习习清风生,坐见天宇碧。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寄友》。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一别辄九日,须发焉不白”,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离别之久,时间之长,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容颜的老去,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接着,“寄语同心人,好来煮白石”一句,诗人以一种幽默而略带戏谑的方式,邀请朋友前来相聚,共同煮食象征纯洁与静谧的白石,寓意心灵的纯净与友谊的永恒。
“世事何时了,才了又还积”,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烦恼不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尽循环的无奈。诗人似乎在说,无论经历了多少次的解脱与放下,世间的烦恼总是层出不穷,难以彻底解决。
“不如且丢去,尘襟自洗涤”,面对无法摆脱的世事烦恼,诗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不如暂时放下,让心灵得到净化与洗涤。这是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习习清风生,坐见天宇碧”,诗人描绘了一幅清风徐来、天空碧蓝的画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美好。通过这样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