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临镜学施朱,不信人间有彼姝。
瞥见内家眉样别,回看镜里是村姑。
当年临镜学施朱,不信人间有彼姝。
瞥见内家眉样别,回看镜里是村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美貌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当年临镜学施朱,不信人间有彼姝"表明诗人曾经在镜前学习古代美女施琉的化妆技巧,不相信世上还有比她更美的人。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对施琉之美的极度赞赏与追求。
然而,接下来的"瞥见内家眉样别,回看镜里是村姑"则是一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诗人在偷瞥到自己的家人时发现她的眉型不同,转头一看镜中的自己,才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乡村女子。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从美的追求落入现实的自我认知过程。
整首诗通过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幽默和自嘲,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女性对于美貌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心理变化。
寂寂重门闭。镇黄昏、懒挑兰灺,半閒鸳被。
万点潇潇无情雨,时向纱窗飞坠。
恰也似、伴人愁泪。
谁说春宵非易得,怎浑如、秋夜难成寐。
无语处,暗憔悴。天公料得无私意。
想人间、昏昏晓晓,一般况味。
可惜少年行乐事,大半输他梦里。
酒醒后、小楼遍倚。
独自三更凝望久,但春山、烟树春江水。
离别恨,倩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