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华山》
《九华山》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昔年幽赏快疏慵,每喜佳山在邑封。

江上重来六七载,云间略见两三峰。

凌空瘦骨寒如削,照水清光翠且重。

却忆谪仙才格俊,解吟秀出九芙蓉。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九华山》,通过“昔年幽赏快疏慵,每喜佳山在邑封”两句,描绘了诗人往昔与九华山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山景的喜爱与欣赏。接下来,“江上重来六七载,云间略见两三峰”则叙述了诗人时隔多年再次造访九华山的情景,虽未能全面领略山色,但仅见之于云间的山峰已足以触动心弦。

“凌空瘦骨寒如削,照水清光翠且重”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九华山的独特风貌,山体高耸入云,宛如削成的瘦骨,透露出一种凛然的寒意;而当山影倒映在水中时,更显现出一片深邃的翠绿,仿佛加重了山色的浓重感。最后,“却忆谪仙才格俊,解吟秀出九芙蓉”以李白(被称作“谪仙人”)的才华和诗歌为喻,赞美九华山之美如同九芙蓉般秀丽,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景色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综上所述,《九华山》一诗通过对九华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巧妙地将诗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展现了杜牧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野人

野人有真性,对客不通名。

赤脚驱黄犊,山田事耦耕。

桑麻存古道,水石足平生。

我欲同沮溺,终身免到城。

(0)

东林七问·其四问岁

老去懒耕田,秋来愿有年。

每从桥下卜,频解杖头钱。

南地三冬雪,西畴万井烟。

农谈昨如此,曾否不虚传。

(0)

借园杂咏·其二十三步月

人间天所忌,久雨阻经行。

不放终宵月,空馀半夜明。

自来还自去,谁送复谁迎。

顾影无相识,唯闻屐齿声。

(0)

借园杂咏·其十三护梅

古梅枝亚地,春老子偏繁。

惜绿斜开径,怜黄镇掩门。

虫饥防钻核,蚁语诫伤根。

物我同生理,经年总避喧。

(0)

寿洪母

男儿立身须及早,强仕服官亲已老。

男儿爱日在承欢,百年喜惧非一端。

何如当今洪氏子,天伦乐事谁可比。

母也圣善子明经,七闽五岭咸知名。

名动临轩身未出,安阳待捧毛生檄。

北堂设帨时未央,朱明日永兰桂芳。

儒冠采服朝戏舞,大孙鸣琴小击鼓。

门前车马如云屯,昌言美誉纷前陈。

有人拜首扬母节,贞松翠柏凌霜雪。

有人避席称母慈,养成雏凤丰羽仪。

有人赞叹颂母德,减膳分餐苏菜色。

东樵野老闻所闻,一曲长歌寄五云。

五云多处群仙宴,麻姑西姥遥相见。

河浊河清海浅深,瑶池一会到于今。

手栽庭砌三株树,拂日凌霄作天柱。

东樵拭目几回看,看取金桃受恩遇。

(0)

夜泊白石忆英目青居士

懒任扁舟泊,天涯寄此身。

野烟侵薄梦,白石忆同人。

九曲空流水,繁音隔世春。

夜深寒欲至,鸣鹤一声频。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