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壶中有天。
更于何处觅通玄。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壶中有天。
更于何处觅通玄。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居简的《偈颂一百三十三首》之其一二五,以“通玄”为题,体现了禅宗的深邃哲理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开篇即以“通玄峰顶”象征着超越世俗、直达精神世界的至高境界,暗示此处非人间所能及,引人遐想。接下来,“心外无法,壶中有天”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心即是法,内心的世界与宇宙万物并无二致。这里的“壶”比喻人心,而“天”则代表宇宙真理或最高境界,强调了心灵的广阔与深邃,以及通过内心的探索可以达到与宇宙和谐一致的状态。
最后,“更于何处觅通玄”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通玄境界的追寻与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境界难以言传,只能通过个人的心灵体验和修行来领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禅宗追求的超越世俗、直指本心的哲学理念,引导读者在心灵深处寻找那份宁静与智慧。
飞雨洒檐角,车骑散岩隈。
临池张翠幕,众贤会高台。
坐中蟾宫客,再占北斗魁。
复有南巷阮,少年负英才。
两公俱博雅,胸臆天所开。
明春试殿陛,笔力翻风雷。
胪传姓名出,声闻落九垓。
今宵且尽醉,须覆掌中杯。
朝来得好语,仍闻小人灾。
请观卢溪老,谈笑消奸回。
见敌未尝动,坐令敌倾摧。
庸儿不量力,自倒非人推。
举此卜二友,否极终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