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云屏山寺》
《宿云屏山寺》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翠岭耸云端,巉巉走复蟠。

客从尘外入,僧向画中看。

月上千岩碧,风生万木寒。

平明惜归去,犹待一凭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yúnpíngshān
sòng / wéntóng

cuìlǐngsǒngyúnduānchánchánzǒupán

cóngchénwàisēngxiànghuàzhōngkàn

yuèshàngqiānyánfēngshēngwànhán

píngmíngguīyúnyóudàipínglán

注释
翠岭:青翠的山岭。
云端:高高的天空。
巉巉:形容山势险峻。
蟠:蜿蜒曲折。
尘外:世俗之外,远离尘嚣。
画中:如同画卷中的景象。
月上:月亮升上。
岩碧:岩石被月光照得碧绿。
风生:风吹起。
平明:黎明。
凭栏:倚靠栏杆。
翻译
青翠的山岭直插云天,险峻蜿蜒又曲折盘旋。
游客从俗世之外步入,僧人却如在画中欣赏。
月光洒满千座岩石,清风吹过万木带来阵阵寒意。
黎明时分我仍舍不得离去,还想再倚栏杆眺望一番。
鉴赏

诗中“翠岭耸云端,巉巉走复蟠”描绘了一幅山峦连绵,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翠绿的山峰高耸入云,层层叠叠,如同巨龙盘旋。此处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对远离尘世、隐逸山林生活的向往。

“客从尘外入,僧向画中看”则是对比鲜明的一笔。尘世间的游客踏入这片宁静,而寺中的僧侣却似乎更为超脱,他们甚至不必亲临其境,只需在绘画中便能领略山水之美。这两句突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

“月上千岩碧,风生万木寒”是对夜景的描写。月光洒满千重嶂石,山谷间弥漫着清冷的气息,而风吹过无数枝头,带来一丝凉意。此情此境,使人不禁感慨自然界之静谧与孤寂。

“平明惜归去,犹待一凭栏”则是诗人的留恋心情。尽管白昼即将过去,夜幕低垂,但诗人仍旧不忍离去,对这片美景产生了深深的留恋之情。这里,“凭栏”一词,不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行动,更传递出一种停留、凝望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游客与僧侣不同视角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超脱、动静与冷暖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与庄定山司副潘时用待诏同至李宾之学士先茔登古城·其二

古城高处立残阳,醉眼凭陵见八荒。

木落放教冬岭瘦,鸟飞横绝暮天长。

钟声远认驮经寺,帜影中开阅武场。

胜览未穷吾正健,不愁荆棘罥衣裳。

(0)

题泰和吴尹必显祈雨有感卷

杏园风日早蜚英,花县功名合有成。

一雨慰民非偶尔,寸心忧国是平生。

帝闻美政酬褒典,人乐丰年起颂声。

此日恤荒频下诏,为君题卷不胜情。

(0)

五月十二日骑马北城堤上有感

北郭薰风散马蹄,绿杨千树水禽啼。

蓬莱拥翠承金阙,太液分香绕玉堤。

去国不知人老大,临流还识路东西。

红尘白发诗情减,缓策吟成日向低。

(0)

题陆氏子终身之思卷·其二

抚卷令人重陆郎,思亲情共海波长。

知君不是徒思者,手葺芸编几架香。

(0)

二月六日睦州城东遇雨野泊杂言一首

东风日夕至,倚棹桐江浔。

淅淅打篷雨,渺然动羁心。

老夫起读易,小儿坐鸣琴。

相随二三子,一笑开烦襟。

山家隔溪渚,上有青竹林。

依依出烟火,阁阁飞沙禽。

他乡忽值此,颇似南山岑。

人生若萍梗,况彼霜毛侵。

临流发孤啸,极目江云深。

(0)

除夜家燕听埙子鼓琴

山乡明日是新年,寿母情深夜不眠。

耳畔莫嫌无管籥,小儿初解拂冰弦。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