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翠桥》
《浮翠桥》全文
宋 / 何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隔溪苍翠各西东,架竹为梁路始通。

缺月罅林凝净绿,断霞明水抹残红。

芒鞋步步幽深处,藜杖声声屈曲中。

回首忽惊桥已远,泠然身御圃田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ìqiáo
sòng / gēng

cāngcuì西dōngjiàzhúwèiliángshǐtōng

quēyuèxiàlínníngjìng绿duànxiámíngshuǐcánhóng

mángxiéyōushēnchùzhàngshēngshēngzhōng

huíshǒujīngqiáoyuǎnlíngránshēntiánfēng

注释
溪:小溪。
苍翠:青翠的绿色。
架竹:用竹子搭。
梁:桥梁。
始通:刚刚开通。
缺月:残缺的月亮。
罅林:穿透树林的缝隙。
凝净绿:凝聚着纯净的绿色。
断霞:破碎的晚霞。
抹残红:涂抹着残余的红色。
芒鞋:草鞋。
步步:一步一步。
幽深处:幽深的地方。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
屈曲:弯曲。
回首:回头。
忽惊:突然惊讶。
桥已远:桥已经很远。
泠然:轻快的样子。
身御:身体仿佛驾驭。
圃田风:田园间的清风。
翻译
溪水两岸翠绿分东西,竹桥搭建道路开始通行。
弯月穿过树林映出清绿,残霞照在水面染上余红。
穿着草鞋步步深入幽境,手拄藜杖声声回荡曲径。
回头忽然惊讶,桥已在远方,轻盈如乘园田清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

"隔溪苍翠各西东,架竹为梁路始通。" 这两句诗画出一条由竹子搭建的桥横跨在溪流之上,将两岸连接起来的景象。这里的“苍翠”形容山川的色彩,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而“架竹为梁路始通”则显示出诗人对这条新建道路的喜悦。

"缺月罅林凝净绿,断霞明水抹残红。"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月光、树木和流水的描绘,传递了一种静谧而又清新的意境。“缺月”暗示了夜色已深,而“罅林”则表现出微风吹过林间所形成的轻微声音。同时,“断霞明水抹残红”中的“断霞”可能是指山崖间透露出的阳光,与“明水”相呼应,共同描绘了一幅清晨或傍晚时分天色与水面交融的美丽画面。

"芒鞋步步幽深处,藜杖声声屈曲中。" 这两句诗则转入了行走在山路上的情境。“芒鞋”和“藜杖”都是古人行走于山林间常用的工具,它们的存在增加了诗中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步履不停,似乎在探寻着什么。

"回首忽惊桥已远,泠然身御圃田风。" 最后两句诗中,“回首”表明诗人在行走途中突然回头看去,不禁为那已经走过的道路感到惊讶。而“泠然身御圃田风”则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一种感受,似乎他已融入了这片田园之中,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林木、溪流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行走过程中的点滴感受的记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何耕
朝代:宋

(1127—1183)宋汉州绵竹人,占籍德阳,字道夫,号怡庵。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类试第一。累擢嘉州守,有惠政,与何逢原、孙松寿、宋诲号四循良。孝宗淳熙中历户部郎中、国子祭酒,出知潼川府。
猜你喜欢

岩桂二首·其一

擢本千岩秀,开花八月凉。

虽非倾国色,要是恼人香。

篱下菊清好,林间兰静芳。

可怜遭遇晚,妙语欠苏黄。

(0)

西江月.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

不饮旁人笑我。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0)

次韵奉答廖袁州怀旧隐之诗

诗题怨鹤与惊猿,一幅溪藤照麝烟。

闻道省郎方结绶,可容名士乞归田。

严安召见天嗟晚,贾谊归来席更前。

何况班家有超固,应封定远勒燕然。

(0)

题汪水云诗卷

听说西湖事,分明在目前。

逋梅笼水月,坡柳弄风烟。

春梦须臾里,旧游三十年。

把君丙子集,读罢泪潸然。

(0)

新笋

挑笋春雷后,晴坡过雨时。

何言江外早,已比洛阳迟。

园客自偷卖,主人那得知。

徒令养新竹,待与作藩篱。

(0)

书怀寄郝监军

索居终日学忘机,深叹高堂养独迟。

自问江村纡墨绶,何当烟浦坐鱼矶。

梦回渭水秦云断,望尽巴山蜀魄飞。

好怪多才郝夫子,道孤俱未及轻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