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
穷海别离无限路,隔河征战几归人。
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
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
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
穷海别离无限路,隔河征战几归人。
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
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送耿拾遗归上都》。诗中充满了对远去朋友的无限思念和深深不舍,以及对于自己处境的感慨。
"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壮丽而又带有几分孤寂的画面,诗人设想朋友如同远离至边陲的旅人,返回秦地,而自己则静坐对着水流与山峦,感受到春光的匆匆。这里的“天畔”指的是遥远的地方,“独归”表达了朋友孤单的旅途,而诗人的心境则是“欲暮春”,似乎整个春天都要随着朋友的离去而逝去了。
"穷海别离无限路,隔河征战几归人。"
这两句则更加深沉和悲凉,“穷海”和“无限路”形容了分别的艰难与远方的广阔,而“隔河征战”则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分离之苦,"几归人"更是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重聚的渺茫。
"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深,泪水如溪流般连接着遥远的长安,而自己的身体却仿佛被高山重重地困住,无法脱身。
"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当他想起朋友在邮亭的身影时,他不禁停下了马匹,陷入深深的忧思之中。而当他向西远眺,只能看到的是飞扬的尘土,这一切都让人感到心中的哀愁无法排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友谊之情与对战争分离的无奈。
葳蕤凌风竹,寂寞离人觞。
怆怀非外至,沈郁自中肠。
远行从此始,别袂重凄霜。
俱从四方事,共会九秋中。
断蓬与落叶,相值各因风。
去年腊月来夏口,黑风白浪打头吼。
橹声轧轧摇不前,看他撩乱张帆走。
逾月始到鹦鹉洲,呜呜暮角喧城头。
逡巡未得见官长,梦寝但觉生愁忧。
军中贤倅李监察,人马晓来兼手札。
教令参谒礼数全,头头要处相称掣。
唐氏一门今五龙,声华殷殷皆如钟。
就中十一最年少,别有俊气横心胸。
巧缀五言才刮骨,却怕柱天身硉矹。
后辈无劳续出头,坳塘不合窥溟渤。
君家三兄旧山侣,方寸久来常许与。
不觉淹留两月馀,风光漫烂生洲渚。
宇文文学儒家子,竹绕书斋花映水。
醉舞狂歌此地多,有时酩酊扶还起。
猥蒙方伯怜饥贫,假名许得陪诸宾。
酒家债负有填日,恣意颇敢排青缗。
余瞿二家同爱客,园蔬任遣奴人摘。
野狐泉头银叶方,一别十年今再觌。
更有风流歙奴子,能将盘帕来欺尔。
白马青袍豁眼明,许他真是查郎髓。
良会芳时难再来,隙光电影长相催。
扁舟惆怅人南去,目断江天凡几回。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唐·李涉】去年腊月来夏口,黑风白浪打头吼。橹声轧轧摇不前,看他撩乱张帆走。逾月始到鹦鹉洲,呜呜暮角喧城头。逡巡未得见官长,梦寝但觉生愁忧。军中贤倅李监察,人马晓来兼手札。教令参谒礼数全,头头要处相称掣。唐氏一门今五龙,声华殷殷皆如钟。就中十一最年少,别有俊气横心胸。巧缀五言才刮骨,却怕柱天身硉矹。后辈无劳续出头,坳塘不合窥溟渤。君家三兄旧山侣,方寸久来常许与。不觉淹留两月馀,风光漫烂生洲渚。宇文文学儒家子,竹绕书斋花映水。醉舞狂歌此地多,有时酩酊扶还起。猥蒙方伯怜饥贫,假名许得陪诸宾。酒家债负有填日,恣意颇敢排青缗。余瞿二家同爱客,园蔬任遣奴人摘。野狐泉头银叶方,一别十年今再觌。更有风流歙奴子,能将盘帕来欺尔。白马青袍豁眼明,许他真是查郎髓。良会芳时难再来,隙光电影长相催。扁舟惆怅人南去,目断江天凡几回。
https://shici.929r.com/shici/HYAC7Vrb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