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伊吾一剑鸣,风生铜柱百蛮惊。
君家自有堂堂阵,我欲周旋恐曳兵。
气压伊吾一剑鸣,风生铜柱百蛮惊。
君家自有堂堂阵,我欲周旋恐曳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和马少伊韵》。诗中,诗人以豪迈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气压伊吾一剑鸣",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剑气如虹,威震边疆的场景,仿佛剑鸣之声直逼伊吾之地,令人震撼。"风生铜柱百蛮惊"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威慑力,铜柱可能象征着边关要塞,风起时,连周边的异族也为之惊惧。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对手或友人高超武艺的赞赏:"君家自有堂堂阵",这里的"堂堂阵"不仅指军事阵容,也暗含了高尚的品格和气度。诗人自谦地说,如果与对方较量,自己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担心会拖累了对方:"我欲周旋恐曳兵",流露出对对手的尊重和对自己实力的清醒认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剑鸣和风声营造出紧张而雄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自身的谦逊,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边塞豪情和个人修养的结合。
有田可食,惰者不耕。惰者不耕,三年而荒。
三年而荒,三月治之。破土得绿,微有生机。
东家贫儿,上山拾栗。母病失炊,无忧晚食。
西家贫女,携兰种香。眉有怨色,怨春不长。
贫儿贫女,各有心绪。虽日见之,难相告语。
寄语惰者,力不恃人。以力恃人,自弃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