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白草接天低,一片边声乱马嘶。
泪共桑乾流不尽,故人相忆白登西。
云州白草接天低,一片边声乱马嘶。
泪共桑乾流不尽,故人相忆白登西。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与深沉情感。首句“云州白草接天低”,以“白草”点出边塞之地的荒凉与辽阔,“接天低”则展现出草色与天空相连的壮丽景象。次句“一片边声乱马嘶”,通过“边声”和“乱马嘶”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特有的喧嚣与动荡,马匹的嘶鸣在荒野中回荡,充满了紧张与不安。
后两句“泪共桑乾流不尽,故人相忆白登西”,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自然景观之中。“泪共桑乾流不尽”,以河流的无尽流淌比喻思念之情的绵长不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故人相忆白登西”,“白登西”指代友人所在之处,通过“相忆”二字,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身处险境或远离家乡,增加了诗歌的悲壮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诗人的思乡之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
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声似胡儿弹舌语,愁如塞月恨边云。
闲人暂听犹眉敛,可使和蕃公主闻?
密座移红毯,酡颜照绿杯。
双娥留且住,五马任先回。
醉耳歌催醒,愁眉笑引开。
平生少年兴,临老暂重来。
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
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一从簪笏事金貂,每借温颜放折腰。
长觉身轻离泥滓,忽惊手重捧琼瑶。
马因回顾虽增价,桐遇知音已半焦。
他日秉钧如见念,壮心直气未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