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一印妙无文,惭愧东山有子孙。
是圣是凡齐印定,不妨持钵扣人门。
当阳一印妙无文,惭愧东山有子孙。
是圣是凡齐印定,不妨持钵扣人门。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慧空所作,名为《送茶头并化士(其九)》。诗中以“当阳一印妙无文”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印”这一意象,不仅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同时也暗含着禅宗中“印心”的哲理,即心灵的印证与觉悟。接下来,“惭愧东山有子孙”一句,既是对自身修为的谦逊自省,也隐喻着对后辈传承的期许与自豪。
“是圣是凡齐印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论是圣贤还是凡人,在心灵的印证下,都达到了同一境界,强调了修行不分高低贵贱,人人皆可成圣的佛教理念。最后,“不妨持钵扣人门”一句,以日常生活的场景收尾,形象地表达了僧侣们不畏艰难,勇于传播佛法的精神,同时也寓意着佛法普渡众生,无远弗届。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佛教思想中的平等、自省与普度的主题,既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又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禅学造诣和人文关怀。
离家一月断家书,家在闽山深处居。
路入江南隔分水,山犹不见况吾庐。
诗在天地间,风清月明处。
若为深闭门,而可觅佳句。
夫君小元龙,豪气隘区宇。
青春发诗材,秀茁长膏雨。
流水与行云,吾不见滞住。
乘月涤吟毫,玉碗三危露。
超诣自透脱,悟在观剑舞。
入宫画蛾眉,胡为众女妒。
君诗亦何憾,千载一时遇。
向也诗道昌,吟声喧禁籞。
应制沈香亭,龙巾曾拭唾。
今焉诗道厄,短筇策江路。
悲啸梁甫吟,侘傺离骚赋。
浮云时卷舒,睨此知出处。
此其随之义,大隐会境趣。
天地梅又春,风紧雪飞絮。
一笠灞桥驴,吟鞍且临汝。
得句从人传,传今亦传古。
要知是家传,审言以传甫。
传之而又传,衣钵传宗武。
《送陈随隐归江西》【宋·黄力叙】诗在天地间,风清月明处。若为深闭门,而可觅佳句。夫君小元龙,豪气隘区宇。青春发诗材,秀茁长膏雨。流水与行云,吾不见滞住。乘月涤吟毫,玉碗三危露。超诣自透脱,悟在观剑舞。入宫画蛾眉,胡为众女妒。君诗亦何憾,千载一时遇。向也诗道昌,吟声喧禁籞。应制沈香亭,龙巾曾拭唾。今焉诗道厄,短筇策江路。悲啸梁甫吟,侘傺离骚赋。浮云时卷舒,睨此知出处。此其随之义,大隐会境趣。天地梅又春,风紧雪飞絮。一笠灞桥驴,吟鞍且临汝。得句从人传,传今亦传古。要知是家传,审言以传甫。传之而又传,衣钵传宗武。
https://shici.929r.com/shici/isNMn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