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尚书怀》
《尚书怀》全文
明 / 陈子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佳]韵

嚼实图何略,呼名谱未谐。

不争妃子笑,得入尚书怀。

(0)
鉴赏

这首诗《尚书怀》是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通过“嚼实图何略,呼名谱未谐”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似乎在讲述一个关于名字与身份、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与融合的故事。接下来的“不争妃子笑,得入尚书怀”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暗示了主人公可能经历过的某种挫折或失落,但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嚼实图何略”,这里的“嚼实”可能暗指对现实的咀嚼与理解,而“图何略”则表达了对于现状的不满或对理想状态的追求。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以及在面对不公或困境时的挣扎与探索。

“呼名谱未谐”,“呼名”可能指的是呼唤自己的名字,寻求认同与归属感,而“谱未谐”则可能意味着身份、地位或社会角色的不匹配,或是内心期望与外界评价之间的冲突。这句诗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与社会定位的深刻反思。

“不争妃子笑”,“妃子笑”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外界的赞誉或认可,但诗人选择不去追求这样的表面成功或他人的肯定,而是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表明诗人更看重内在的价值与精神的自由,而非外在的荣誉或物质的富足。

“得入尚书怀”,“尚书怀”可能象征着一种内心的接纳与理解,或者是对某种理想状态的实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再为外界的评价所困扰,而是能够真正地与自己和解,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整体来看,《尚书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理想与现实、内心平和与外界评价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也蕴含了普遍的人生哲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

作者介绍

陈子壮
朝代:明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猜你喜欢

道经柘溪静林寺

青山万叠倚晴空,中有招提一径通。

衲子不关尘世事,黄花红叶共秋风。

(0)

东坡引·其一

君如梁上燕。妾如手中扇。团团青影双双伴。

秋来肠欲断。秋来肠欲断。黄昏泪眼。青山隔岸。

但咫尺、如天远。病来只谢傍人劝。龙华三会愿。

龙华三会愿。

(0)

小重山·其二席上和人韵送李子永

旋制离歌唱未成。阳关先画出,柳边亭。

中年怀抱管弦声。难忘处,风月此时情。

夜雨共谁听。尽教清梦去,两三程。

商量诗价重连城。相如老,汉殿旧知名。

(0)

荐福塔联句

踊甓皇都壮,盘基紫宙雄。

山河供远目,薝户发高风。

梯险三休上,轮开一气中。

门当谷子午,影落陌西东。

韵铎翻天籁,危觚驻夕红。

侧聆悲下俗,仰面识长空。

绝若神挤至,深疑壑暗通。

人寰如蚁垤,身世甚秋蓬。

叹息兴亡地,沈吟制作工。

清思抱明月,狂欲把飞鸿。

去矣登临兴,巍乎造化功。

凉襟当爽垲,幽意入鸿濛。

头角峰如揖,丹青树不同。

城郭回迤逦,阁殿失穹隆。

可使孤怀放,胡为万恨终。

何当得壮士,提取出尘笼。

(0)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舞羽诸羌伏,销兵万汇苏。

只应黄纸诰,便是赤灵符。

(0)

和陶移居二首,并引·其二

洄潭转埼岸,我作《江郊》诗。

今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

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

古观废已久,白鹤归何时。

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

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