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王学士忠铭先生山中四景·其四桥头碧水》
《题王学士忠铭先生山中四景·其四桥头碧水》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建溪泠泠漱花坞,紫鳞白石纤可数。

练影晴披琼馆云,镜光直泻明珠浦。

碧玉环流学士家,桥南桥北问桃花。

当年意气看题柱,此日秋乘上汉槎。

桥头一别几经春,溪鸟啼花莫待人。

瀛洲亭上玻璃色,藜杖寻溪安可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区大相对友人王学士在山中四景之一的桥头碧水的追忆与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同时融入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建溪泠泠漱花坞”,描绘了溪水潺潺,轻拂着花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紫鳞白石纤可数”进一步点明了溪水清澈见底,连细小的鱼鳞和石头都清晰可见,凸显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

接着,“练影晴披琼馆云,镜光直泻明珠浦”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溪水比作洁白的绸缎,晴空下的云朵,以及清澈如镜的水面倒映着明珠般的沙滩,形象地展现了溪水的清澈与美丽。

“碧玉环流学士家,桥南桥北问桃花”则通过“碧玉环流”这一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溪水环绕着学士之家的情景,而“桥南桥北问桃花”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桃花盛开的美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当年意气看题柱,此日秋乘上汉槎”两句,由景入情,回忆起与友人在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如今岁月流转,各自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这里的“题柱”典故出自《后汉书》,原指东汉名臣陈蕃年轻时立志要改变社会风气,曾在柱子上题字以自勉,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年轻时抱负的怀念。

最后,“桥头一别几经春,溪鸟啼花莫待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感叹时光易逝,友情难再。“瀛洲亭上玻璃色,藜杖寻溪安可得”则以想象中的仙境与现实的追寻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寻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陶然亭联

万荷倒影月痕绿;一雨洗秋山骨青。

(0)

九府五铢世上珍,鲁褒曾咏道通神。

劝君觅得须知足,虽解荣人也辱人。

(0)

望黄山诸峰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馀。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0)

长安侠少年

长安侠少年,宝剑光如雪。

朝驰御道春,夜醉倡楼月。

(0)

尊空

菱青竹碧山云鲜,客子狂歌清渭边。

风鹳背啼当径树,暖鱼晴跳隔溪船。

凌竞石岫将谁往,狼籍烟花亦可怜。

酒盏凫飞相趁逐,青钱随意买江天。

(0)

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一太湖

沙渚依依云不动,风烟漠漠鸟飞回。

横空暝色翻波去,绝岛秋声绕树来。

今古奔腾疑地尽,东南伟丽自天开。

眼中浩荡扁舟在,欲唤鸱夷酹一杯。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