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骊山高顶寓目》
《登骊山高顶寓目》全文
唐 / 李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

阊阖雄里闬,城阙壮规模。

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

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shāngāodǐng
táng / xiǎn

jiāoqínhànguóshuǐwángdōu
chāngxiónghànchéngquēzhuàngguī

guànwèichēngtiānhánshíào
jīnménguǎnyīnshíhuáng

注释
四郊:指都城四周的郊区。
秦汉国:指历史上秦朝和汉朝的地域,这里代指古都。
八水:指环绕长安的八条主要河流。
帝王都:皇帝的首都。
阊阖:古代指皇宫的正门,这里特指长安城的宏伟城门。
里闬:城里的街巷,这里泛指城市内部。
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常用来指代都城。
规模:规划的宏大与格局。
贯渭:横跨渭河,渭河是流经西安的一条重要河流。
天邑:形容都城如同天上的城池,极言其壮观。
含岐:包含着岐山,岐山是陕西的一座名山,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奥区:神秘而重要的区域。
金门:皇宫的华丽大门,常用以形容富贵尊荣。
玉馆:用玉石装饰的宫殿,形容宫殿的豪华。
皇图:皇帝的疆域或宏伟蓝图,这里比喻对皇家权威和繁荣的认识。
翻译
四周郊野是秦汉时期的古国,八条河流环绕着帝王的都城。
阊阖宫门威武雄壮,城楼和城门彰显了宏大的规划。
横跨渭水被称为天上的城池,包含着岐山实为神秘的宝地。
黄金大门开启着玉石砌成的宫殿,由此可以见识到皇家的宏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文化画卷。开篇“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两句,勾勒出一个广阔的历史时空,让人想象到古代秦汉时期辉煌的文明以及众多帝王曾经在此建都立国的情景。"阊阖雄里闬,城阙壮规模"进一步描绘了这些建筑的雄伟气势和宏大的布局。

接着,“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两句,则从地理位置上赞美这片地区,是连接天然与人文的重要所在。这里的“贯渭”可能指的是渭水流经此地,而“含岐”则是对山川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深厚的情感。

最后,“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两句,则是对皇家宫殿的描写。金门玉馆象征着皇家的富丽与权威,而“因此识皇图”则表明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能够领略到整个王朝的宏伟蓝图。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是诗人站在骊山之巅,对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深情凝眸的结果。

作者介绍
李显

李显
朝代:唐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猜你喜欢

曾渊子第四十四

子负经济才,郁陶抱长策。

安得万里风,南图回羽翮。

(0)

所怀

英英香蕙莹朝华,收拾东风作一家。

燕语莺啼春又夏,灯花剔尽暗窗斜。

(0)

怀扬通州·其二

唤渡江沙眼欲枯,羁臣中道落崎岖。

乘船不管千金购,渔父真成大丈夫。

(0)

相思引·其二

半苞红,微露粉。潇洒早梅犹嫩。香入梦魂残酒醒。

芳意相牵引。不畏晓霜侵手冷。欲折一枝芳信。

折得却无人寄问。争信相思损。

(0)

念奴娇

兰枯蕙死,向竹斋深处,谁传消息。

霜雪丛中浑似个,缥缈吴人标格。

绛萼微深,琼苞不露,自与尘凡隔。

黄昏遥见,一枝烟淡笼白。

曾记雾阁云窗,轻飞香篆,佳句应难得。

道韫能文,终未胜、潇洒风流姿质。

待到春来,满城桃李,相并无颜色。

殷勤祝付,画楼休品长笛。

(0)

明堂·其一导引

膺乾兴运,辰火正心房。宗祀继文王。

典容希阔成昭备,彬郁亶晖光。

因心崇孝申郊侑,内外罄斋庄。

神灵欢嘉昌绵瓞,受福介无疆。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