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梅花不值钱,成林乃在紫云庵。
暮到滇城朝即深,美人在林真不谙。
当关一枝兀放入,鹊不及报呼之三。
簪斜鬟坠尽惊起,乍见情疏如有惭。
同是粗服乱头性,气味一亲神已酣。
兴浓不觉对花叹,我本无事须来南。
止为君等挂人意,不一粗省心不甘。
句留计止十日事,看山愿了回归骖。
路长人老那再到,便此舍去情何堪。
明须更谒老梅祖,愁心先过黑龙潭。
云南梅花不值钱,成林乃在紫云庵。
暮到滇城朝即深,美人在林真不谙。
当关一枝兀放入,鹊不及报呼之三。
簪斜鬟坠尽惊起,乍见情疏如有惭。
同是粗服乱头性,气味一亲神已酣。
兴浓不觉对花叹,我本无事须来南。
止为君等挂人意,不一粗省心不甘。
句留计止十日事,看山愿了回归骖。
路长人老那再到,便此舍去情何堪。
明须更谒老梅祖,愁心先过黑龙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珍在云南紫云庵观赏梅花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诗人的感慨。
首先,诗人提到云南的梅花并不珍贵,但成林的梅花却位于紫云庵中,这暗示了梅花的隐逸之美。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傍晚到达滇城,次日早晨便被林中的梅花吸引,美人般的花朵让人感到意外和惊喜。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姿态,一枝独立,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连喜鹊都来不及报信。梅花的出现让女子的发饰散落,她惊讶地醒来,初次见到梅花,显得有些羞涩和不自在。然而,这种粗服乱头的自然状态,与梅花的气质相投,两人似乎已经心灵相通,情感深厚。
诗人的兴致浓厚,不禁对着梅花感叹,表达了自己原本无意来访,却因梅花而心甘情愿前来。他计划在紫云庵停留十日,欣赏完山景后返回。然而,考虑到路程遥远和年岁已高,他意识到可能难以再次造访,因此对离开紫云庵充满了不舍之情。
最后,诗人表示将再次拜访老梅祖,并预感自己的愁心会先于身体越过黑龙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杖藜晓上清风阁,北望云山渺云壑。
怀公不见诵公诗,清庙朱弦为谁作。
晨星落落今数公,平生出处将无同。
我生与世早多忤,乞身归卧湖山中。
伻来远致两罂水,风致年来那有此。
品题未拟桑苧翁,煎法曾傅玉川子。
力田自好任逢年,陇云寄我山中篇。
汉庭共诧大人赋,那知山泽非臞仙。
与公周旋亦云久,不饮每酣公瑾酒。
子牟魏阙本江湖,公也那能忘黔首。
我心古井终不波,杞人之忧忧岂过。
缄诗远寄惠山下,问公究竟其如何。
昔我与子兮弟南兄北,看云望月兮思其有极。
每怀一晤语兮路远而不得。
兹余乞告来归兮子亦辞此郡章,大衾与长枕兮日夕聚此一堂。
胡为乎限一衣带之水兮欲济而无梁,一年不十会兮怅中心以皇皇。
喜献岁之发春兮将上元节,闹花灯高烧兮弦管噭噪。
嗟耳顺之华年兮亦人生之难到。
子春秋逴逴以日高,余岂能乎无眊。
羌世上之浮名兮曾不可以与谋,彼器溢而餗覆兮乐曾不免乎忧。
谋人国而不善兮宁颠蹶之愆尤,进阳阿之妙舞兮发南国之新讴。
歌舞洋洋而迭进兮曾不知岁月之遒,年年岁岁乐复乐兮与子同寿乎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