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分南屏峰,水占西湖水。
竹阁与柏堂,或自苏诗拟。
明圣景无边,左右逢源取。
维舟一朅览,位置殊清美。
两字题漪园,记予初到此。
峰分南屏峰,水占西湖水。
竹阁与柏堂,或自苏诗拟。
明圣景无边,左右逢源取。
维舟一朅览,位置殊清美。
两字题漪园,记予初到此。
这首诗描绘了漪园的壮丽景色和清雅环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漪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巧妙融合,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首句“峰分南屏峰,水占西湖水”,开篇即以南屏山与西湖水为背景,勾勒出漪园所在之地的地理特色,山水相依,自然景观优美。接着,“竹阁与柏堂,或自苏诗拟”一句,借用了苏轼的诗句,暗示漪园中建筑风格与苏轼作品中的意境相契合,体现了园林设计的高雅与文化内涵。
“明圣景无边,左右逢源取”进一步赞美了漪园的美景,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能感受到其无穷的魅力,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灵感的圣境之中。诗人通过“明圣”二字,赋予漪园以超凡脱俗之感,强调其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杰作,更是精神与文化的象征。
“维舟一朅览,位置殊清美”则描述了诗人亲自探访漪园的情景,表达了对园中环境的独特感受——清幽而美丽。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漪园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其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存。
最后,“两字题漪园,记予初到此”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并以“两字”概括了整个游览体验,既简洁又富有深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漪园景致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赞美。
茅檐无声风不起,误喜夜来雨应止。
开门送眼忽心惊,失却前山万堆翠。
江南只说浙西山,更令著雪与人看。
诸峰尽处一峰出,凛然玉立最高寒。
溪声细伴吟声苦,客心冷趁波心去。
掉头得句恐天嗔,且唤征夫问前路。
诗人自古例迁謪,苏李夜郎并惠州。
人言造物困嘲弄,故遣各捉一处囚。
不知天公爱佳句,曲与诗人为地头。
诗人眼底高四海,万象不足供诗愁。
帝将湖海赐汤沐,堇堇可以当冥搜。
却令玉堂挥翰手,为提椽笔判罗浮。
罗浮山色浓泼黛,丰湖水光先得秋。
东坡日与群仙游,朝发昆阆夕不周。
云冠霞佩照宇宙,金章玉句鸣天球。
但登诗坛将骚雅,底用蚁冗封王侯。
元符诸贤下石者,秪与千载掩鼻羞。
我来剥啄王粲宅,鹤峰无恙江空流。
安知先生百岁後,不来弄月白苹洲。
无人挽住乞一句,犹道雪乳冰湍不。
当年醉里题壁处,六丁已遣雷电收。
独遗无邪四个字,鸾飘凤泊蟠银钩。
如今亦无合江楼,嘉佑破寺风飕飕。
《正月十二日游东坡白鹤峰故居,其北思无邪斋》【宋·杨万里】诗人自古例迁謪,苏李夜郎并惠州。人言造物困嘲弄,故遣各捉一处囚。不知天公爱佳句,曲与诗人为地头。诗人眼底高四海,万象不足供诗愁。帝将湖海赐汤沐,堇堇可以当冥搜。却令玉堂挥翰手,为提椽笔判罗浮。罗浮山色浓泼黛,丰湖水光先得秋。东坡日与群仙游,朝发昆阆夕不周。云冠霞佩照宇宙,金章玉句鸣天球。但登诗坛将骚雅,底用蚁冗封王侯。元符诸贤下石者,秪与千载掩鼻羞。我来剥啄王粲宅,鹤峰无恙江空流。安知先生百岁後,不来弄月白苹洲。无人挽住乞一句,犹道雪乳冰湍不。当年醉里题壁处,六丁已遣雷电收。独遗无邪四个字,鸾飘凤泊蟠银钩。如今亦无合江楼,嘉佑破寺风飕飕。
https://shici.929r.com/shici/LsEKU.html
万顷湖光一片春,何须割破损天真?
却将葑草分疆界,葑外垂杨属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