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语中宵,凄切不肯休。
微物尔何知,亦与时节谋。
虽未入床下,已复在户陬。
似道寒气深,催人理衣裘。
嗟哉无襦客,破葛悬床头。
高歌但竟日,晏默何所求。
蟋蟀语中宵,凄切不肯休。
微物尔何知,亦与时节谋。
虽未入床下,已复在户陬。
似道寒气深,催人理衣裘。
嗟哉无襦客,破葛悬床头。
高歌但竟日,晏默何所求。
这首清代胡天游的《秋日作》描绘了夜晚秋虫鸣叫的场景,以蟋蟀的叫声作为引子,表达出对时光流转和生活艰辛的感慨。"蟋蟀语中宵,凄切不肯休",形象地刻画了秋夜蟋蟀鸣叫的凄凉,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变迁。"微物尔何知,亦与时节谋",诗人借此表达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懂得顺应时令,暗示人应顺应自然法则。
接下来的诗句"虽未入床下,已复在户陬",进一步强调了蟋蟀声音的无所不在,似乎在提醒人们寒冷将至,需要准备衣物。“似道寒气深,催人理衣裘”直接点明了季节变化带来的寒意,以及人们应对的方式。
最后两句"嗟哉无襦客,破葛悬床头",诗人同情那些衣衫单薄的人,他们只能挂着破旧的葛布抵御寒意,生活困苦。"高歌但竟日,晏默何所求",表达了这些人的无奈和坚韧,他们选择通过高歌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尽管沉默寡言,却并无过多的奢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蟋蟀为线索,寓言式的表达了人生的艰辛与对温暖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乘君素舸泛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
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
寒更玉漏催,晓色御前开。
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回。
山知银作瓮,宫见璧成台。
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
廓然悫然,其形团圞。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