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
廓然悫然,其形团圞。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
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
廓然悫然,其形团圞。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
这首诗名为《空洞歌》,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之手,体现了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的思想。诗中的“无自而然,自然之元”表达的是万物皆由自然而生,不需要外界的强制或干预,直接指向了宇宙本源的自然法则。
“无造而化,造化之端”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即万物都在不经意料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天地间最原始、根本的转变方式。"廓然悫然"形容的是一种广大无边、悠闲自得的情状,而“其形团圞”则描绘出宇宙万物圆满无缺的状态。
诗歌末尾“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状态的观照和领悟,以及对于超越世俗纷扰、达到心灵澄明状态的追求。这一部分强调了通过内省和放下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周遭世界的真实面貌。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画春一色。更绕阑唤起,东风双篴。
漫下玉阶,不惜高枝为谁折。
长记西楼别宴,题红处、都成愁笔。
算此际、索笑重逢,花下月同席。南国。往事寂。
叹梦老石湖,乱雪香积。翠禽暗泣。
曾见盈盈正长忆。
休倚横桥十四,低唱遍、烟波空碧。
似旧曲、人好在,最难再得。
剪青抽管,织絮添毫,几枝风力犹劲。
小润分携,写不尽、江湖秋影。
麟角嗤工,鼠须惭雅,别成新颍。
认湘筠削处,五色丝缠,花笺浣临池称。
分明似水轻寒,又梢梢笔意,纸上堪听。
郭索前尘,争换了、春蚕声迸。
不宜画、妆楼远黛,只合篷窗弄低暝。
后夜吟镫,为君清讽,想烟荒波冷。
又江南、落花时节,故人一别如雨。
酒镫分影沧波梦,变尽白云今古。君莫舞。
更闻道、蓬莱西有仙槎路。天风待举。
看兰雪吹襟,松霞劝盏,都恋五湖侣。还记取。
十里金烟翠雾。年年游衍佳处。
丛铃碎佩多瑶怨,分得半囊愁句。君且住。
奈疏俊风怀,已是沾泥絮。遍侬倦旅。
对花老荒钿,酒醒残篴,馀思渺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