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珠洞口玉台东,台上逍遥玄发翁。
药市可曾逢葛令,博徒何必隐毛公。
松间石髓凝霜白,囊里丹砂漉酒红。
更说茅斋无一事,日调么凤竹林中。
三珠洞口玉台东,台上逍遥玄发翁。
药市可曾逢葛令,博徒何必隐毛公。
松间石髓凝霜白,囊里丹砂漉酒红。
更说茅斋无一事,日调么凤竹林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三珠洞口玉台之东逍遥自在的玄发老翁形象,他与药市、葛令、博徒、毛公等人物的关联,以及其生活中的松间石髓、囊内丹砂、调弄么凤于竹林间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是邦且熟无多收,况于水旱相为忧。
使君奏课避非实,檄公按视临田畴。
民闻公来相告语,活国忧民公自许。
平时爱我如恐伤,今胡不能为轻赋。
人生衣食固有端,作苦宁敢求自安。
分当戮力给公上,何意年岁逢艰难。
吾君德盛过文景,诏书屡下民惟省。
公其为我谢使君,考虽下下民安枕。
往君在太学,有类如何蕃。
仁义积诸身,诸生知所尊。
今君为主簿,又类习凿齿。
不仁荆州士,四海名未已。
谁云斗水浑,可养横海鳣。
涧壑虽阻深,松桧能参天。
群公顷争荐,亦既升初秩。
似君许人物,岂计一阶级。
圣朝开文馆,政为时育才。
似君此风骨,咫尺斯蓬莱。
而我独何者,瓦砾偶居后。
纵加刻画工,未救无盐丑。
古人重交契,今人顾不然。
愿君保金石,勿为燥湿迁。
饮君一卮酒,属君千万寿。
更欲拘君船,江头已无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