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昱》
《送刘昱》全文
唐 / 李颀   形式: 古风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ú
táng /

yuèhánwěihuāqiūjiānglàngtóubái

běifēngchuīliǎngshuíshìxúnyáng

shāntóuwēiqíngyángzhōuguōcháoshēng

xíngrén宿jīnlíngzhǔshìtīngshābiānyǒuyànshēng

注释
苇:芦苇。
浪头:掀起的波浪。
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浔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鸬鹚:一种鸟,也叫水老鸦、墨鸦、鱼鹰,属于鹈形目鸬鹚科。
郭:外城。
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古称。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翻译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
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
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
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岛上,可以听到沙滩边大雁的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来表达诗人送别时的愁苦之情。首句“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设定了秋季的氛围,苇花在寒风中摇曳,而江水的浪花也因秋风而变得白茫茫的一片,这既描写了景色,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萧瑟孤寂。

接着“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一句,通过北风的吹袭和“五两”的重量,强调了秋风的凛冽与力量,而“谁是浔阳客”则是在询问或是在感慨,那些行人能够在这样的天气中坚持前行,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关心和对友人的思念。

第三句“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继续展开秋日的景色。鸬鹚是古代传说中的水鸟,这里的鸬鹚山头微雨,描绘了一种细雨初歇、天气即将转晴的情景,而“扬州郭里暮潮生”则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变换,暮色中潮汐的涌动给人以深远之感。

最后两句“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诗人设想自己在夜晚停泊于金陵渚(古代的地名),而在静谧的夜色中,去倾听沙滩上的雁鸣。这里的“雁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象征着远方来客的消息和寂寞孤独的诗人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融入,表现了送别时的情怀与深沉的思念。

作者介绍

李颀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拟寒山寺·其二十二

美食意生贪,粗食心起怒。

喃喃嗜饱满,殊不知来处。

人生一饭间,贪嗔痴悉具。

智者善思惟,莫为餔啜误。

(0)

澹竹

谁解香根一种寒,试尝炎帝作朝餐。

余生倘遇袢襟渴,一任清凉露肺肝。

(0)

人日立春

朝来煮菜往鞭牛,已觉江边雪意休。

习习东风收雨脚,暄暄晓日绽云头。

尊前未放梅花老,鬓上先看柳带柔。

及取春花时一醉,莫教沈瘦更清秋。

(0)

次韵叔父上巳二首·其一

日晏幽人未下床,春风暗度百花香。

掩关颇得禅家味,却扫从教世路荒。

绝口谁能论梦幻,逢人聊祇话耕桑。

翟公门外常罗雀,要放空阶草木长。

(0)

次韵叔父小雪二首·其一

屏帷夜久灰残兽,纸帐寒惊月在窗。

似听竹声知有雪,便添酒兴欲倾缸。

西邻正想蒲团稳,古殿遥瞻老柏双。

自笑穷愁拙生理,不谋升斗待西江。

(0)

明应仲同游湘西诸寺有作次其韵

几年京洛厌尘沙,青嶂长怀沈子胯。

一苇渡江游客意,半岩营室梵王家。

高轩满目罗诗匠,宝塔盈函贮佛牙。

不觉下山红日晚,可堪重到杳无涯。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