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艳如春画许工。情怜此后放秋浓。
衣嫌陶令诗中白,颊爱杨妃谱上红。
偎浅醉,出深丛。明霞一剪晓霜封。
年时翠墨惭新鬓,酝酿寒香转盛容。
冷艳如春画许工。情怜此后放秋浓。
衣嫌陶令诗中白,颊爱杨妃谱上红。
偎浅醉,出深丛。明霞一剪晓霜封。
年时翠墨惭新鬓,酝酿寒香转盛容。
这首《鹧鸪天·释戡乞菊,以胭脂没骨写之》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姚华所作。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菊花图景。
"冷艳如春画许工",开篇即赞美菊花的冷艳之美,犹如春天的画卷般精致工巧。"情怜此后放秋浓",表达了对菊花在秋季盛开的深情厚意,仿佛对它的坚韧生命力充满怜爱。
"衣嫌陶令诗中白,颊爱杨妃谱上红",诗人将菊花与陶渊明的素雅和杨贵妃的娇艳相提并论,赋予了菊花丰富的色彩层次,既有陶渊明诗中的素净,又有杨贵妃画像般的娇红。
"偎浅醉,出深丛",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丛中摇曳的姿态,似在微醉中依恋着阳光,又从深绿的草丛中探出头来,显得生动活泼。
"明霞一剪晓霜封",进一步渲染了菊花在霜降清晨的景象,如同被晨霜点缀的霞光所包围,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
"年时翠墨惭新鬓,酝酿寒香转盛容",诗人感慨岁月流逝,自己虽已年华老去,但菊花的香气却愈发浓郁,反衬出其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以鼓舞。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艺术魅力的咏物之作。
周郎旧业横塘东,山明水秀清无穷。
轩窗景致四时在,佳趣不与寻常同。
烟霞缥缈成林壑,竹树萦迂带村落。
山寺钟来近上方,石桥路转通新郭。
日午汀洲花尽开,人家临水半楼台。
画船载酒春趁客,时拥笙歌水上来。
高堂永昼帘齐捲,阑外风微柳垂软。
开庭千顷绿阴浓,隔墅一声黄鸟啭。
谁能高遁老江乡,琴书终岁乐徜徉。
阴阴门巷连桑柘,漠漠湖田移稻粱。
嗟予十载去乡里,客舍半间阛阓里。
短筇拟欲访林泉,重赋归来卧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