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六》
《点绛唇·其六》全文
宋 / 石孝友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日薄风迟,柳眠无力花枝妥。燕楼空锁。

好梦谁惊破。寒食清明,又等闲都过。愁无那。

泪珠频堕。洒尽相思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石孝友的《点绛唇(其六)》。从艺术风格来看,石孝友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的柔情与哀愁。本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

“日薄风迟,柳眠无力花枝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春日悠长而懒散的景象。太阳似乎在缓慢地移动,微风也带着慵懒,连柳树都显得沉睡一般,没有力量去摇曳那些早已开放却又逐渐凋零的花朵。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隐喻了词人内心的萧索与无力感。

“燕楼空锁。好梦谁惊破。” 这里,作者以一座空寂的燕子归巢之楼作为比喻,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梦境被打断的哀愁。燕楼原本是春天繁殖燕子的地方,这里的“空锁”意味着春意已逝,而“好梦谁惊破”则透露了词人对失去的美好记忆无法挽回的无奈。

“寒食清明, 又等闲都过。” 这两句继续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寒食节气已至,而清明时节又将过去,这些自然界的变化都是对词人内心世界的映照。词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力改变命运,只能随波逐流的悲哀。

“愁无那。泪珠频堕。”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词人的忧愁和眼泪,泪珠不断落下,是对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痛苦与失望的一种体现。

最后,“洒尽相思颗。” 可以理解为作者将所有的相思之情都倾泻而出,无所保留。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也是对未来渺茫希望的无奈表达。

综上所述,这首词作深刻地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色彩,传递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孤独。

作者介绍

石孝友
朝代:宋   字:次仲   籍贯:江西南昌   生辰:1166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猜你喜欢

山中书怀

谷幽略似百花潭,山水新奇颇尽探。

见客未能酬礼数,逢人强半笑痴憨。

欲将多宝融成塔,聊借群花暂作庵。

晓起急磨锄芋,春来先制采桑篮。

婆娑月底看丛桂,潦倒风前种石楠。

反舌正当逢夏五,众狙不复怒朝三。

香涂刀割身能忍,蘖苦饧甘舌尽谙。

泛水凫珣皆得意,采香蜂蝶未忘贪。

孤寒卒岁能消遣,佛法何人肯荷担。

坐倚琅玕春寂寞,谩言吾道在江南。

(0)

择地求刍两得宜,欣看茁壮望蕃孳。

薰风永昼蓑堪枕,残日荒村笛任吹。

海上平津封已晚,窖中属国节空奇。

长原浅草清流绕,倒跨徐归信犊儿。

(0)

过广陵值早春

春风十里珠帘捲,彷佛三生杜牧之。

红药梢头初茧栗,扬州风动鬓成丝。

(0)

梅花折枝图

映水一枝开,春从笔底来。

高楼漫吹笛,终不点苍苔。

(0)

飞蛾

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

愤然自投掷,以我畀炎火。

动静自有常,躁急适贾祸。

明发天宇空,飞跃无不可。

(0)

雾中花

名花笼雾认难真,道是还非梦里身。

仿佛汉家宫殿冷,隔帷遥见李夫人。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