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高插碧天寒,虽得春风雪未乾。
谢屐自忘登览倦,草堂终日凭栏杆。
两峰高插碧天寒,虽得春风雪未乾。
谢屐自忘登览倦,草堂终日凭栏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泽在春风吹拂下,远眺终南山的景象。首句“两峰高插碧天寒”以夸张的手法,将终南山的两座山峰比作插入碧蓝天空中的两把剑,既突出了山峰的高耸入云,又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次句“虽得春风雪未乾”则巧妙地运用了“春风”与“雪”的对比,表现了春天虽然到来,但山中仍残留着冬日的痕迹,雪尚未完全融化,透露出一种季节交替的微妙感觉。
接着,“谢屐自忘登览倦”一句,通过引用东晋名士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尽管登山劳顿,却因对美景的热爱而忘记了疲惫,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痴迷和追求。最后,“草堂终日凭栏杆”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驻足于草堂边,凝视远方的情景,既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沉浸,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状态。
驻车凌云山,虽在官府中。
平生著幽禅,意与方袍同。
已杖菩萨竹,更来罗汉松。
天姿特高洁,厚叶非蒙茸。
铜柯既夭矫,玉薤仍青葱。
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
皆披阇黎衣,如坐浮屠宫。
勿谓默不语,说法声摩空。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
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短棹浮淮。
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
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
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馀乐。
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