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太白无能禅师》
《寄太白无能禅师》全文
唐 / 顾非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

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

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

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báinéngchánshī
táng / fēixióng

tàibáishānzhōngshīzuìshàngfāng
lièréntōuhuǒshǔchánchuáng

dìngjiǔchénxíngjìngcǎocháng
yǒushuíláiwènlínmiǎoguòcányáng

注释
太白山中寺:指位于太白山中的寺庙。
师:指寺庙里的师父。
最上方:最高处。
猎人:指在山中打猎的人。
佛火:佛前的灯火,象征着佛法。
栎鼠:橡树上的老鼠。
定久:长时间静坐。
衣尘积:衣物上积满尘埃。
行稀径草长:僧人行走少,草木生长繁茂。
问法:询问佛法。
林杪:树林的顶端。
残阳:傍晚的夕阳。
翻译
在太白山中的寺庙里,师父居住在最高的地方。
猎人们偷偷取走佛前的灯火,橡树老鼠在禅床上嬉戏。
长时间静坐,衣物上积满尘埃,僧人行走少,小径上的草都长得茂盛了。
又有谁能来向他求法呢?只有夕阳穿过树林,洒下余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太白的禅师在深山寺中修行的宁静生活。开篇“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两句,设置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高僧隐居于深山之中的传说。

紧接着,“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两句,展示了一种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情景。猎人偷取寺中供暖的佛火,反映出山中生活的艰辛;而栎鼠在禅师的坐床上嬉戏,则表现了禅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两句,通过对时间静止和外界接触减少的描写,传达出禅师长期修炼、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衣服上积累的尘土和寺院小径上渐长的野草,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最后,“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两句,则透露出禅师虽身处深山,但仍有人前来求教。然而,时光匆匆,即便是晚照余晖,也已透过林间的空隙,照亮着寻道之人的踪迹。这不仅表明了禅师的威望,也映射出诗人对禅法的向往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意境铺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灵追求。

作者介绍
顾非熊

顾非熊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少俊悟,一览成诵。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久闻其诗名,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名,怪之。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大中间,为盱眙尉,不乐奉迎,更厌鞭挞,乃弃官隐茅山。王建有诗送别。后不知所终。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又赠一绝

梦散高唐夜正遥,楚天何处不无憀。

秋风似会荆王意,露渚烟汀养细腰。

(0)

山中

金门待漏马嘶寒,月落宫墙未晓天。

争子莫教容易扫,恐伤一片惜花心。

(0)

题汴邸

西岭雌雄鸟,双双览德辉。

阳台迟雨散,沧海会尘飞。

夜月参差玉,春云窈窕衣。

君王宴阿母,却寄碧桃归。

(0)

句·其十七

凤驾都门晓,凉风苑树秋。

(0)

自警

清澄寂灭海,明净涅槃天。

到此方知乐,休耽浊睡眠。

(0)

和二十二弟二首·其二

襟抱恢疏老更宽,笑谈终夕尽君欢。

主人更有桃花面,病眼其如隔雾看。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