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
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
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
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
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
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
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
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太白的禅师在深山寺中修行的宁静生活。开篇“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两句,设置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高僧隐居于深山之中的传说。
紧接着,“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两句,展示了一种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情景。猎人偷取寺中供暖的佛火,反映出山中生活的艰辛;而栎鼠在禅师的坐床上嬉戏,则表现了禅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两句,通过对时间静止和外界接触减少的描写,传达出禅师长期修炼、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衣服上积累的尘土和寺院小径上渐长的野草,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最后,“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两句,则透露出禅师虽身处深山,但仍有人前来求教。然而,时光匆匆,即便是晚照余晖,也已透过林间的空隙,照亮着寻道之人的踪迹。这不仅表明了禅师的威望,也映射出诗人对禅法的向往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意境铺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灵追求。
西岭雌雄鸟,双双览德辉。
阳台迟雨散,沧海会尘飞。
夜月参差玉,春云窈窕衣。
君王宴阿母,却寄碧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