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
五月衲衣犹近火,起来白鹤冷青松。
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
五月衲衣犹近火,起来白鹤冷青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远的山峰与深邃的自然景象交融的画面。"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两句,通过对比祝融之高和寒峰之冷,以及云雾缭绕的群山,展现了诗人对于衡岳雄伟景观的赞美与感受。这里的“祝融”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是火神,其座位象征着最高处;"昭丘"则是形容山势连绵高耸之意。
接着,“五月衲衣犹近火,起来白鹤冷青松”两句,则转向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五月"在中国传统节气中,是夏季的开始,而“衲衣”则是指僧人所穿的补钉衣,这里表明即便是在炎热的季节,僧人为了修行,仍需靠近火源以保持清醒。"起来白鹤冷青松"则描绘了僧人在寒冷中起身,看到的是白鹤栖息于苍翠欲滴的松林之景。这两句通过对比炎热与寒冷,展示了僧人的坚守与超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丽,也反映了僧人在这自然美景中所体验到的宁静与超然,以及他们对于修行生活的执着。通过这样的对比和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
欲晓霜气重不收,馀阴乘势相淹留。
化为大雾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
群鸟啁啾满庭树,欲飞恐遭罗网囚。
四檐晻蔼下重幕,微风吹过冷自流。
窃思朝廷政无滥,未尝一日封五侯。
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
思得壮士翻白日,光照万里销我之沈忧。
利害同根源,赏下有甘钩。
义门近横塘,兽口出通侯。
抚剑安所趋,蛮方未顺流。
蜀贼阻石城,吴寇冯龙舟。
二军多壮士,闻贼如见仇。
投身效知己,徒生心所羞。
鹰隼厉爪翼,耻与燕雀游。
成败在纵者,无令鸷鸟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