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栖,终晓不能静。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栖,终晓不能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和淡泊的情感。开篇两句“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描绘了自然景象,太阳落在西边的河流之中,而明亮的月光则从东边的山岭升起。这两种景色构成了对比,白昼与夜晚、动与静之间的和谐共存。
接下来的“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自然之美,这里的“遥遥”和“荡荡”分别形容光线和风景的延绵与壮观。然而,随后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则转向内心的孤寂与寒凉,诗人感受到了夜晚的清凉和寂静。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觉。这里的“气变”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季节变化,也映射出人心情绪的多变。诗人因而难以入睡,对于夜晚的漫长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话语的渴望,但他只能与自己的影子交流。这不仅是一种文学夸张,也是孤独感受的一种极致表达。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中,“日月”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而“掷人”则是一种悲壮的情感,人们在时间面前显得无力。尽管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但却无法实现。
最后,“念此怀悲栖,终晓不能静”表达了对这种孤独生活的深切感慨。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悲凉,他无法安宁地面对这样的清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受。
冻云泼墨,正酿寒时候。六出飞花满岩岫。
似瑶台仙子、碎剪琼霙,看顷刻,世界琉璃装就。
玉龙谁唤醒,起舞迥风,鳞甲纷纷扑窗牖。
消息问南枝,漏拽春痕,笑梅影、也如人瘦。
且独拥、熏炉倚妆台,道日暮、天寒早停针绣。
千回百折。顿悲来满臆,甚于针刺。
酸上心头,泪下襟头,寸肠浑似梭织。
愁时怕把啼痕揾,越揾住、越和愁结。
算生来、瘦骨柔魂,禁得几番悽恻。
懊恼邻家儿女,话黄昏妮妮,添助萧瑟。
倚枕摩挲,梦又惊残,欲睡何曾睡得。
深宵万种柔情绪,只一点、夜灯知悉。
道无人、说与愁思,量取画裙宽窄。
石梁到否,记倦旅天涯,素襟尘涴。胜游未果。
便沧州四壁,少文空卧。梦入琼台,不辨芙蓉万夺。
晓风大、怕碧海夜寒,明月吹堕。瑶佩声锁锁。
定误认王乔,玉笙教和。好春又左。
算桃花洞口,几番红过。一箸胡麻,一道溪流翠锁。
似真个,化仙衣、蝶飞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