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十二首·其二》
《杂诗十二首·其二》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栖,终晓不能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和淡泊的情感。开篇两句“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描绘了自然景象,太阳落在西边的河流之中,而明亮的月光则从东边的山岭升起。这两种景色构成了对比,白昼与夜晚、动与静之间的和谐共存。

接下来的“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自然之美,这里的“遥遥”和“荡荡”分别形容光线和风景的延绵与壮观。然而,随后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则转向内心的孤寂与寒凉,诗人感受到了夜晚的清凉和寂静。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觉。这里的“气变”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季节变化,也映射出人心情绪的多变。诗人因而难以入睡,对于夜晚的漫长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话语的渴望,但他只能与自己的影子交流。这不仅是一种文学夸张,也是孤独感受的一种极致表达。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中,“日月”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而“掷人”则是一种悲壮的情感,人们在时间面前显得无力。尽管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但却无法实现。

最后,“念此怀悲栖,终晓不能静”表达了对这种孤独生活的深切感慨。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悲凉,他无法安宁地面对这样的清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受。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鹧鸪天.寄鹇、鹄两妹

两两红闺理绣针。绿窗香篆画帘深。

眼前花鸟描成谱,耳底松风写入琴。

人远近,信浮沉。天涯踪迹故园心。

五更归梦三秋恨,付与寒虫一夜吟。

(0)

浣溪沙

一抹青山晓雾遮。半塘春水画桥斜。

垂鞭无语听啼鸦。

玉笛声中飞燕子,秋千影里出桃花。

绿杨门巷是谁家。

(0)

洞仙歌

冻云泼墨,正酿寒时候。六出飞花满岩岫。

似瑶台仙子、碎剪琼霙,看顷刻,世界琉璃装就。

玉龙谁唤醒,起舞迥风,鳞甲纷纷扑窗牖。

消息问南枝,漏拽春痕,笑梅影、也如人瘦。

且独拥、熏炉倚妆台,道日暮、天寒早停针绣。

(0)

菩萨蛮.帘影

撩人花气浓于雾。风回蓦地留香住。深院昼垂垂。

妨他燕子归。游丝闲未定。似织回文影。

蝴蝶忽飞来。波痕荡漾开。

(0)

疏影

千回百折。顿悲来满臆,甚于针刺。

酸上心头,泪下襟头,寸肠浑似梭织。

愁时怕把啼痕揾,越揾住、越和愁结。

算生来、瘦骨柔魂,禁得几番悽恻。

懊恼邻家儿女,话黄昏妮妮,添助萧瑟。

倚枕摩挲,梦又惊残,欲睡何曾睡得。

深宵万种柔情绪,只一点、夜灯知悉。

道无人、说与愁思,量取画裙宽窄。

(0)

扫花游

石梁到否,记倦旅天涯,素襟尘涴。胜游未果。

便沧州四壁,少文空卧。梦入琼台,不辨芙蓉万夺。

晓风大、怕碧海夜寒,明月吹堕。瑶佩声锁锁。

定误认王乔,玉笙教和。好春又左。

算桃花洞口,几番红过。一箸胡麻,一道溪流翠锁。

似真个,化仙衣、蝶飞云破。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