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四首·其一》
《再和四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狐鸣工作祟,鸦噪每为凶。

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

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

力击延龄去,堂堂似亢宗。

(0)
翻译
狐狸的叫声预示着灾祸,乌鸦的嘈杂常常带来不祥。
鲁国的观台起初因罪恶而废弃,孔丘的门徒永远失去了荣耀的地位。
为了自身安全真的找到了藏身之处,但过于谨慎如同挖掘没有根基的墙。
用力驱赶那些带来厄运的人,他们的离去显得威严,如同家族中的长者。
注释
狐鸣:比喻不祥之兆。
祟:灾祸。
鸦噪:乌鸦叫声,象征不吉利。
凶:不祥。
鲁观:指鲁国的观台,可能暗指某个政治事件。
尸罪:因罪被废弃或被指控。
丘门:指孔子的门徒或儒家学派。
削踪:失去荣耀或地位。
谋身:为自己打算。
窟:藏身之处。
凿趾:挖地基,比喻过于谨慎。
墉:坚固的墙,比喻根基。
力击:用力驱赶。
延龄:指带来厄运的人。
堂堂:威严的样子。
亢宗:家族中的尊长。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再和四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反映个人遭遇与心境的诗歌。

“狐鸣工作祟,鸦噪每为凶。” 这两句开篇就营造出一种不祥的氛围。狐鸣和乌鸦的叫声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象征着灾难或不吉之兆,这里暗示诗人遭遇了困境。

“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过错的反思和自我批评。"鲁观"和"丘门"可能是指具体的地方或事件,而"初尸罪"和"永削踪"表明了诗人对于错误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决心不再重复。

“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 这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和希望。"谋身"指的是为自己的身体(即生命)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而"真有窟"则是指找到真正可以避难的地方;"凿趾"和"欲无墉"则表达出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希望能够摆脱困境。

“力击延龄去,堂堂似亢宗。”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决心和力量。"力击延龄去"意味着要用力气去打破岁月的束缚,而"堂堂似亢宗"则是形容一种堂皇、雄伟的气势,可能在暗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代圣贤一样,留下不朽的事迹。

综上所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和自我提升的决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四十六

最爱佯狂阮嗣宗,秋怀当日赋偏工。

酣歌裸袒青林下,晚岁心期与尔同。

(0)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其二十三

建业钟残禁漏稀,九重天上早朝时。

玉堂清署风霜冷,常恐先生入奏迟。

(0)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其十三

乞与山童润笔钱,归时正及早春先。

玉堂分取薇花树,种在双溪浅水边。

(0)

墨菊二首·其一

熹微衡宇露初乾,九月江南动早寒。

肺气暂平新断酒,天香零落醒中看。

(0)

出京

水落轻舟搁浅沙,客心长是恋京华。

祥云晓护钟山树,旭日春明上苑花。

仙佩每闻催夹仗,宫壶曾记出流霞。

白头归去丹心在,茅屋三年梦帝家。

(0)

怀海珠寺

海上蠙珠占一泓,分明梵宇住蓬瀛。

虹浮光彩生灵蚌,树拥楼台压巨鲸。

湘女佩遗存颗粒,商人帆过拂檐楹。

十年京国心南鹜,应负沙头白鸟盟。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