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琅玕色,一片生虚无。
此物若无心,若何卷还舒。
白云琅玕色,一片生虚无。
此物若无心,若何卷还舒。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诗句,通过对白云变化的观察来探讨事物无常和心境的关系。诗中的“白云琅玕色”描写了云彩洁白而且有着玉石般的光泽,给人一种纯净、庄重之感;“一片生虚无”则表明云彩忽然间就像虚幻一般出现又消失,体现出自然界中事物的无常和瞬息万变。
接着,“此物若无心,若何卷还舒”这两句诗则引出了哲理思考。诗人通过观察云的变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云没有意识,它又是如何在天空中自由地聚散、伸缩自如的呢?这里所谓“此物”,指的是云,但也包含了更广泛的事物和自然现象。诗人的疑问不仅是在描述云的行为,更是在探讨事物运行的规律,以及是否有超越物理世界的某种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宇宙的探究。通过这样的写作,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审美情怀。
鸿落寒滨,燕辞幽馆,西成万室,颦眉人少。
自古云隮,洞门何处,南望数峰秋晓。
千骑旌麾远,去寻真、忙中心了。
佩声盘入,烟霞绝顶,谁闻欢笑。当候青童相报。
因待访仙人,长生微妙。
置俎争来,四乡宴社,且看翠围红绕。
似可扪青汉,到北扉、两城斜照。
醉翁回首,丹台梦觉,钧天声杳。
毁璧兮陨珠,执手者兮问过。
爱憎兮万世一轨,居物之忌兮,固常以好为祸。
羞桃肴兮饭汝,有席兮不嫔汝坐。
归来兮逍遥,采云英兮禦饿。
淑善兮清明,阳春兮玉冰。
畸于世兮天脱其撄,爱骨人兮冥冥。
弃汝阳侯兮遇汝曾不如生,未危可以去兮殆而其雏婴,众雏羽翼兮故巢倾。
归来兮逍遥,西山浪波何时平。
山涔涔兮猿鹤同舍,瀑垂天兮雷霆在下。
云月为昼兮风雨为夜,得意山川兮不可绘画。
寂寥无朋兮去道如咫,彼生坎兮可谢。
归来兮逍遥,增胶兮不聊此暇。
虎号南山,北风雨雪。百夫莫为,其下流血。
相彼暴政,几何不虎。父子相戒,是将食汝。
伊彼大吏,易我鳏寡。矧彼小吏,取桎梏以舞。
念昔先民,求民之瘼。今其病之,言置于壑。
出民于水,惟夏伯禹。今俾我民,昏垫平土。
岂弟君子,伊我父母。不念赤子,今我何怙。
呜呼旻天,如此罪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