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流云拂画檐,微风不动水晶帘。
红牙拍按瑶台上,古调初翻昔昔盐。
静夜流云拂画檐,微风不动水晶帘。
红牙拍按瑶台上,古调初翻昔昔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的融合。首先,“静夜流云拂画檐”,诗人以“流云”轻拂“画檐”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动态的美感,仿佛夜空中飘动的云彩轻轻触碰着屋檐,给读者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温柔触感。
接着,“微风不动水晶帘”,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氛围。微风似乎不愿打扰这份宁静,静静地停留在水晶帘旁,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和谐而神秘。这里运用了“水晶帘”这一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透明感和光泽,也暗示了主人生活的高雅与精致。
“红牙拍按瑶台上”,描述了在这样的宁静之夜,有人在瑶台上轻轻敲击红牙(一种乐器),音乐悠扬,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份动人的旋律。这里的“瑶台”象征着高洁与神圣,与前文的“静夜”、“微风”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既静谧又充满艺术气息的场景。
最后,“古调初翻昔昔盐”,点明了音乐的主题是古老的曲调,首次演奏的是“昔昔盐”,这是一种古代的诗歌体裁,充满了历史的韵味。这一句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内涵,也暗示了这场音乐表演对于听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是对传统艺术的致敬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夜晚的宁静美、音乐的动听美以及历史文化的深邃美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既古典又富有现代感的艺术画卷。
噫嘻江陵岂无千树橘,千畦韭。
何不擅此比素封,那用万竿修篁绕前后。
君言长物无所爱,生平爱与此君友。
萦沙带水通三径,斫雨耕烟开数亩。
结实纷纶啄凤凰,老干交加篆蝌蚪。
秋静寒涛生白日,夜永凉飔散虚牖。
绿户朣胧月自过,红尘却扫云为帚。
主人高节干云霄,寒玉青青可与偶。
只今文昌悬藻镜,共羡清白胜琼玖。
不见江上草堂葱菁间,图书之外复何有。
此中应许二仲过,倘容袁粲相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