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
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
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
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
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
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閤重。
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
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
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
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
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
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閤重。
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春女行》,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女子的美貌,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失落繁华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可以分为几部分来鉴赏。
首先,"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一句,既描绘出女子的美丽,如同精致的玉器,又透露出她心中所怀抱的怨恨和哀伤,这种情感与春天的明媚阳光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描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红色的花朵在巫山上绽放,而沅水和湘江两岸则是一片生长旺盛的绿色。这些景物都是春天的典型象征,但是在诗中,它们并没有带来通常所期望的欢愉和活力,反而是与女子的情感相呼应,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 一句,则更加深入地表达了诗中女主角色的内心世界。她自恋自己的美丽,但这种美丽却是孤独的,只有她自己知道。这里的“妖艳”一词,不仅形容她的外貌,也揭示了她的内在情感复杂而又有些许诱惑人的特质。
"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描绘了一幅春天即将结束的情景。杨柳随风舞动,而春天的繁华则像纷飞的丝线一样四处散落,这些都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奈和留恋。
"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 这两句诗,是从视觉到听觉的转换。女子凝望着远方,她的目光穿越了千山万水,而那悠长的春江水声,则是她心中的忧郁旋律。
接下来的几句 "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 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无情变迁的感慨。女子在华丽的闺房中,思念着那位远方的人,而外界的春花已经凋零,秋风即将到来,这一切都让她的愁绪更加深重。
"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 这两句,则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现实中无法挽留这些美好的一种无奈的抒发。尽管依然有几分对往昔的娇爱之情,但这种感觉已经渐渐转变为一种深刻的悲凉。
最后,"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一段,是对历史上某个美好时刻的追忆。这不仅是女子个人的记忆,也是对于整个时代和文明的一种怀念。
而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閤重" 则是对过往繁华的反思和哀叹。在这里,诗人通过女子之口,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失落的荣华进行了无情的质问。自然界的变化,如桑林变成东海,象征着一切都在时间的洪流中不断改变,而昔日的富贵与繁华又何去矣?"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閤重" 则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和不解,是女子内心深处对于无法挽留过往美好的哀伤。
全诗以春天作为背景,通过春女的形象,抒写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悲凉,以及对失落繁华的无尽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无情流逝的哀愁,也反映出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和情感的古典诗篇。
神鳌载弁青浮红,水晶宫阙神人宫。
金铺雕础固且崇,参差珠阁当天中。
仰瞻倍扆天人容,天威只赤下地通。
白云之乡帝乘龙,翩然大荒灵下降。
彩烟绮雾陛九重,灵鹤万舞来从东。
五方之人叩吉凶,帝悯下土叩辄从。
物不疵疠岁屡丰,十日一雨五日风。
圣人体天上帝同,好生之德天同功。
祝圣人寿生聪聪,倥侗至德还古蒙。
弥天万年天无终。
睛如猫,须如茅,乌靴白简鸭色袍。
元是钟山老馗唐进士,感君之赐何以酬君劳。
虽生不得禄,誓死为鬼豪。
老馗血食岂敢饕,宫中饱食有祅耗,擘而啖之如啖螯。
乌乎若人使立朝,殿前秉笏山动摇。
衔花有大耗,窃笛有大祅,肯使白昼见之而不枭。
尔祅尔耗,根深蒂牢。君王养之,既吝且骄。
跳河蹴陇,翻天之杓。
乌乎老馗胡可招,乌乎老馗胡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