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计较既不成,后面安排亦不是。
古时若有今时人,不落他家圈里。
前头计较既不成,后面安排亦不是。
古时若有今时人,不落他家圈里。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妙伦所作的《颂古五首》中的第四首。诗的内容简洁明了,表达了对世间纷扰和人生规划的反思。"前头计较既不成,后面安排亦不是",这两句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未来计划时常有的困惑,即前瞻的打算往往难以实现,后继的调整也未必就能解决问题。诗人以"古时若有今时人"暗示,即使古人面临同样的困境,也难以跳出时代的局限,落入常规的思维模式或世俗的束缚,"不落他家圈子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境,意味着无论古今,人们都难以完全超越既定的社会框架。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智慧超越世俗的深刻思考。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羽林十二将,罗列应星文。
霜仗悬秋月,霓旌卷夜云。
严更千户肃,清乐九天闻。
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
应得烟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寻。
闲怜鹤貌偏能画,暗辨桐声自作琴。
长啸每来松下坐,新诗堪向雪中吟。
征南幕里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
海岳三峰古,春皇二月寒。
绿潭渔子钓,红树美人攀。
弱蔓环沙屿,飞花点石关。
溪山游未厌,琴酌弄晴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