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博衣冠汉大儒,三千奏牍到宸居。
郎官起草归华省,女史焚香伴直庐。
出守新恩龟顾印,趋朝旧路雉随车。
便分符竹从鸾掖,应有壶浆待隼旟。
赐对移时亲斧扆,随行兼两载图书。
淮南落木摇鞭里,湓浦分风挂席初。
郡阁平窥汉阳树,盘飧频荐武昌鱼。
聚徒南郡传经盛,携妓东山退食馀。
天阙九重悬梦想,江关百战见丘墟。
清曹祖德诗人后,时寄新吟一起予。
褒博衣冠汉大儒,三千奏牍到宸居。
郎官起草归华省,女史焚香伴直庐。
出守新恩龟顾印,趋朝旧路雉随车。
便分符竹从鸾掖,应有壶浆待隼旟。
赐对移时亲斧扆,随行兼两载图书。
淮南落木摇鞭里,湓浦分风挂席初。
郡阁平窥汉阳树,盘飧频荐武昌鱼。
聚徒南郡传经盛,携妓东山退食馀。
天阙九重悬梦想,江关百战见丘墟。
清曹祖德诗人后,时寄新吟一起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地方上任之际的繁忙场景和其文化修养。开篇“褒博衣冠汉大儒,三千奏牍到宸居”两句,表现了朝廷对这位官员的重视,其文书如潮水般送达皇宫。紧接着,“郎官起草归华省,女史焚香伴直庐”写出了官员处理政务之余,还能抽暇享受文学艺术的闲情逸致。
“出守新恩龟顾印,趋朝旧路雉随车”描述了官员离任赴任的场景,其中“龟顾印”暗示了对职权的珍视,“雉随车”则表现了其威仪。接下来的“便分符竹从鸾掖,应有壶浆待隼旟”两句,写出了官员在赴任途中仍不忘处理公务,显示出其勤政的形象。
“赐对移时亲斧扆,随行兼两载图书”描绘了官员在朝廷赏赐下赴任途中的情景,以及他携带大量图书,表明其学养深厚。诗中后半部分则详细描述了官员到达任所后的生活状态和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如“淮南落木摇鞭里,湓浦分风挂席初”写出了官员在任所感受自然之美。
最后,“天阙九重悬梦想,江关百战见丘墟。清曹祖德诗人后,时寄新吟一起予”几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历史的反思和文学创作的自信。这首诗通过对官员生活的详细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吾于古人少所同,惟识韩家十八翁。
其辞浩大无崖岸,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
此老颇自负,把人常常看。
于时未尝有誇诧,只说东野口不乾。
我生最迟暮,不识东野身。
能得韩老低头拜,料得亦是无量文章人。
前日杜子长,借我孟子诗。
三日三夜读不倦,坐得脊折臀生肢。
旁人笑我苦若是,何为竟此故字纸。
童子请我愿去烧,此诗苦涩读不喜。
吾闻旁人笑,叹之殊不已。
又畏童子言,藏之不敢示。
奈何天下俱若然,吾与东野安得不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