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
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
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
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
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
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
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
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
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
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
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
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
醯鸡仰瓮口,亦谓云汉津。
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
安知视听外,怪愕不可陈。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
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
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
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
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
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
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
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
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
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
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
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
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
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
醯鸡仰瓮口,亦谓云汉津。
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
安知视听外,怪愕不可陈。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
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登山者在罗浮山上的奇特体验。开篇“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即设定了高远的视角和神秘的氛围,九垠可能指的是山峰的层次或是某种超自然的存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等句,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雄伟与孤独。
在夜晚,“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一句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星辰都在向诗人靠近。紧接着“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等句节,通过对夜晚异象的描绘,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梦幻的色彩。
接下来的“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等句,则是对白昼景象的描绘,阳光、海浪和飞动的旗帜共同构建了一个壮观而又充满活力的画面。
诗中的“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等句,则透露出一种对自然之中可能存在的神秘力量的感慨和探索。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比较,以及对神灵和怪物的联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宇宙奥秘的敬畏之情。
在后半部分,“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等句,则是对昼夜更替、阴阳交织的一种哲学思考。这种思考在“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中得到了形象的体现,其中天鸡的鸣叫和日出的壮丽景观共同宣告了一个新的开始。
结尾处,“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一句,再次强调了诗人所站立之高远的位置以及对万物生灵的俯瞰。而“醯鸡仰瓮口,亦谓云汉津”则是对自然界中某种神秘力量的一种比喻或象征性表达。
最后,“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安知视听外,怪愕不可陈”等句,是诗人对于世人只能通过有限的感官去认识世界,而自己却能触及超越常人的真理的一种自我肯定。而“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则是对个人所悟真理的谦逊与对宇宙广博性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秘体验的描绘,以及哲学思考的穿插,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自然以及人类认识极限的深刻感悟。
名儒待诏满公车。
才子为郎典石渠。
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
楚词共许胜扬马,梵字何人辨鲁鱼。
故旧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厌承明庐。
帝城风日好,况复建平家。
玉枕双文簟,金盘五色瓜。
山中无鲁酒,松下饭胡麻。
莫厌田家苦,归期远复赊。
不逐城东游侠儿。
隐囊纱帽坐弹棋。
蜀中夫子时开卦。
洛下书(一作诸)生解咏诗。
药阑花径衡门里。
时复据梧聊隐几。
屏风误点惑孙郎。
团扇草书轻内史。
故园高枕度三春。
永日垂帷绝四邻。
自想(一作惜)蔡邕今已老。
更将书籍与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