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盍言归,小子愿有请。
由来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閒抱无弦琴,静弄南窗影。
胜事几人知,高风千载永。
何当理篮舆,步月下孤顶。
先生盍言归,小子愿有请。
由来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閒抱无弦琴,静弄南窗影。
胜事几人知,高风千载永。
何当理篮舆,步月下孤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的《游翠岩六首(其四)》。诗中,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先生盍言归"一句,以询问的语气邀请对方回归自然,"小子愿有请"则表明自己也有同样的愿望。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在人境中拥有一个简朴的居所,怀抱无弦琴,享受宁静的时光,独自在南窗下弹奏,这种清雅的胜事并非人人都能理解,但高尚的品格却能流传千载。最后,诗人想象着何时能亲自驾着竹篮车,沐浴在月光下漫步在孤山顶峰,这画面充满了诗意和超脱尘世的意境。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
雪霁郊原,冰凝池沼,时当深入穷冬。
重阳此日,降迹阐真风。
还是丹阳师父,乱尘世、飞上天宫。
玄元理,一升一降,显现至神功。无穷。
真匠手,京南陕右,河北山东。
但儿童耆老,谁不钦崇。
应物随机顺化,垂方便、三教通同。
诸公等,从今已往,何日再相逢。
用千方万便,惟把修行,一一开露。
至道幽深,玄机杳邈,须仗十分勤苦。韶华迅速。
念宝运昌期,忍教虚度。
此段因缘,等闲失了再难遇。听予重重付属。
向旧来境上,挑剔勿令差互。
性烛昭彰,心花灿烂,无限清香敷布。如斯作做。
自然感高真,暗垂加护。行满功圆,步入丹霄路。
悟浮生幻化,速把恩情,爱恋俱弃。
垢面蓬头,麻衣纸袄,海角天涯飘逸。摧强挫锐。
守柔弱清贫,忘忧忘耻。
劣马颠猿,顿然休歇杳无迹。些儿玄玄妙理。
对碧天澄彻,别是一家风味。
啰噔哩噔,唇歌舌诞,何有纤毫拘系。频加敬礼。
幸出自吾师,昔年提携。异日参从,共赴蟠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