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仙山种松》
《三仙山种松》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古风

小雨敬膏沐,助我新栽松。

山人荷锄笠,怡然慊襟衷。

联此自成列,方帘以为容。

重乞醉乡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王渐逵在三仙山种植松树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小雨敬膏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如丝,滋润万物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对新栽松树的特别恩赐。接着,“助我新栽松”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行动——在雨后的湿润土壤中,亲手栽植松树,寄托着他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山人荷锄笠,怡然慊襟衷”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形象:他身着农夫的装束,手持锄头和斗笠,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这里的“荷”字不仅指持物的动作,也暗含着肩负重任之意,而“怡然”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平静,仿佛在劳作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联此自成列,方帘以为容”进一步展现了种植松树的场景。松树们排列整齐,仿佛一道绿色的屏障,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庄严。这里运用了“联”、“列”、“方帘”等形象化的词语,既描绘了松树的排列之态,又暗示了它们如同帘幕般遮蔽了尘世的喧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重乞醉乡便,□□□□□”一句,虽然残缺,但可以推测诗人希望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如同在“醉乡”中获得解脱一般。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在劳动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清江曲追和鲁直韵

鬓边残雪几春秋,自说生来不解忧。

晚食得鱼吹荻火,秋盘寻笋舣松舟。

布裙斗酒不须恶,明月清风且相乐。

紫宸朝去醉眠时,初日寒林正摇落。

(0)

追和东坡雨中睡熟至晚

春睡酣带酒,晚食美当肉。

细观东坡诗,万事贵精熟。

一阴七十日,雨意犹未足。

山云开复合,檐溜断还续。

东邻娇痴儿,索饭恣啼哭。

惊回梦中蝶,重把君诗读。

(0)

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于其上而目之曰玉璧窟求诗诸公予不识邦基而与其侄无为簿济之游济之索诗故为赋之

我闻美玉地所秘,出为世用自有时。

譬犹景星与庆云,千载往往一见之。

君家玉璧岂无说,凿山得石夸瑰奇。

岂惟苍翠实相似,温润清越璠玙姿。

细看高广类墙壁,以璧名之故其宜。

剜劖不已石无尽,此窟未易窥藩篱。

作堂正在佳绝处,下视海岳如城池。

钱塘雪浪涌澎湃,天竺烟岫纷参差。

君于其间日成趣,长篇短句挥蛟螭。

乃知地灵不爱宝,要令景物求新诗。

顾我与君无半面,牵帅阿咸难固辞。

沽哉沽哉吾与玉,它年相见期相知。

(0)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三

离索自可笑,衰迟谁见怜。

亭亭摇落中,一枝小窗前。

正色有家法,细看清且妍。

浮觞未云晚,松醪吾所便。

(0)

送徐季公运干罢任

羁栖无柰老而穷,又见徐卿马首东。

快意一时荷叶雨,增明千里稻花风。

高材合在云霄上,胜处能忘涧壑中。

法护相从如问我,为言踪迹与君同。

(0)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七

勋业休烦付考功,此生终待老山中。

宦情薄似贤人酒,诗思清于少女风。

秋雨养肥桑耳白,溪流濯出柳须红。

不堪世路频硗确,四十萧然秃鬓翁。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