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六日饮通津宅次韵》
《八月六日饮通津宅次韵》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碧落银河近,旁通竹径幽。

哲人多喜好,清赏重淹留。

洗耳巢由辈,登仙李郭俦。

灵槎如有信,相与论中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秋夜图景,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沉喜爱和对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碧落银河近”,以“碧落”形容天空的广阔与清澈,银河仿佛触手可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旁通竹径幽”则将视线引向地面,竹林小径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幽静,暗示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

“哲人多喜好,清赏重淹留。”这两句承上启下,既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幽之美的高度赞赏和留恋。哲人们往往能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和智慧,而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这种清赏的价值,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

接下来,“洗耳巢由辈,登仙李郭俦。”引用了古代典故,巢由是传说中的隐士,李郭则是晋代的名士,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向往隐居生活,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同时,也将自己与这些历史上的贤者并列,体现了其志趣的高远。

最后,“灵槎如有信,相与论中秋。”“灵槎”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渡海工具,这里借指能够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诗人希望如果有这样的桥梁存在,能够与天上的仙人共论中秋佳节的美好,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哲理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题帕三绝句

其一: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0)

论诗三十首·其五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0)

次韵和吴仲庶池州齐山画图

省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

指点便知岩石处,登临新作使君来。

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墨回。

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

(0)

夏日途中

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

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

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

无成归故里,自觉少光辉。

(0)

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0)

别行简

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

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

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

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

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

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