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种木围书阁,无数好枝生屋头。
白浪吹云湖艇晚,青松含雨石窗秋。
赋诗当似韩宣子,作器定从樊敬侯。
更爱小亭深树里,竹根洗砚细泉幽。
山中种木围书阁,无数好枝生屋头。
白浪吹云湖艇晚,青松含雨石窗秋。
赋诗当似韩宣子,作器定从樊敬侯。
更爱小亭深树里,竹根洗砚细泉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山中种木围书阁,无数好枝生屋头”以山林为背景,巧妙地将读书的雅趣融入自然之中,木与书阁的结合,既体现了文人的生活情趣,也寓意着知识与自然的交融。接下来,“白浪吹云湖艇晚,青松含雨石窗秋”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傍晚时分湖面上波光粼粼、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秋日里青松在雨后的清新与生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赋诗当似韩宣子,作器定从樊敬侯”两句,诗人以韩宣子和樊敬侯为例,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与理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古代的名士一样,既有深度又富有情感,展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更爱小亭深树里,竹根洗砚细泉幽”则将视角转向了一个更为私密的空间——小亭深处,竹影婆娑,泉水潺潺,这样的场景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在心灵上带来了一种宁静与平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艺术创作的深情寄寓,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去年雪于腊,见睍迹已灭。
今年天作花,再白遂凝结。
鳞鳞甍相接,烂烂银互叠。
平尺虽未盈,皓若布层氎。
洪纤归一覆,高下同至洁。
入夜更飘扬,未久复匼匝。
打窗明映书,堆垣厚成堞。
披衣起推户,勇不待明发。
庭间数十挺,叶叶如楮刻。
墙角南北枝,艳艳疑花压。
遥想几青山,幻成玉崨嶪。
郊原瑞色浮,穹壤和气浃。
岂但疵疠消,可卜丰穰协。
书生喜无寐,但觉吻嗫嗫。
掬之滋吟觞,石铛煮团月。
别时欠折苏堤柳,西方美人无恙否。
子卿齧雪十九年,何似生前一杯酒。
麒麟胡可系而羁,要使为祥在郊薮。
当年谁擅西湖春,公闾遗臭千载后。
但知金屋醉蛾眉,簸弄威权翻覆手。
徒劳吉士远有行,令人骄骄赋维莠。
君今重整燕蓟辕,老子跫然欣得偶。
殷勤为我问平安,司马深衣想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