閟宫烝祀罢,象魏授时颁。
旧岁行将尽,新年去复还。
时和讵可恃,日久倍知艰。
所愿周寰宇,官清民自閒。
閟宫烝祀罢,象魏授时颁。
旧岁行将尽,新年去复还。
时和讵可恃,日久倍知艰。
所愿周寰宇,官清民自閒。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颁朔(其一)》。诗中描绘了年终岁尾,朝廷完成祭祀活动后,颁布新一年历法的情景。诗人通过“旧岁行将尽,新年去复还”表达了时间流转的自然规律,以及对新年的期待。
接下来,“时和讵可恃,日久倍知艰”两句,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思熟虑。他认为和平并非永恒,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愈发认识到维持和平的不易与艰辛。这种忧患意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所愿周寰宇,官清民自閒”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希望天下太平,官员廉洁公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享受宁静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期盼,也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循环、时局变迁以及理想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作为帝王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莫听阿干歌,阿干心独苦。
棘城西去白兰山,茫茫隔今古。
阿干为弟言,马伤君莫怒。
弟言报阿干,连枝本同父。
阿干歌,悲无穷,阿干有子还思忠。
登高山而望远海,慨异国之朝宗。
阿干歌,歌自悼,阿干有孙还识孝。
报雠不得留雠衣,缚草作雠兮射雠貌。
阿干歌,歌以风,此歌安得流寰中。
君不见宋湘东与梁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