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东燕北走舟车,三载南云望倚闾。
宦学无成便归去,父兄有命敢行诸。
伤禽恶听连环弹,老蠢愁翻旧校书。
碧海制鲸公手笔,倘分勺水活枯鱼。
齐东燕北走舟车,三载南云望倚闾。
宦学无成便归去,父兄有命敢行诸。
伤禽恶听连环弹,老蠢愁翻旧校书。
碧海制鲸公手笔,倘分勺水活枯鱼。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参加科举考试前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齐东燕北走舟车”,描绘了诗人从遥远的地方赶往考场的艰辛旅程,舟车劳顿,路途遥远。接着“三载南云望倚闾”一句,表达了诗人离家三年,心中挂念家人的情怀,倚闾之望,即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宦学无成便归去,父兄有命敢行诸。”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学业无成的自责,以及面对父亲兄长的期望,不敢违背,决定归乡的无奈与决绝。
“伤禽恶听连环弹,老蠢愁翻旧校书。”这里以“伤禽”比喻自己如同受伤的鸟儿,听到连环弹声感到痛苦;“老蠢”则自嘲为愚笨的老者,担心翻阅旧书时犯错。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自我反省。
最后,“碧海制鲸公手笔,倘分勺水活枯鱼。”诗人以“碧海制鲸”自比,表示自己虽然才疏学浅,但愿意尽己所能,如同在干涸的池塘中分出一勺水来拯救即将干死的鱼儿,表达了诗人愿意为社会贡献自己微薄力量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也有对个人成长的深刻反思,同时流露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双鸿迢递问柴荆,片鹢犹思下婺城。
祗愧烟霄勤物色,能从湖海擅时名。
遗音空谷闻三叹,大乐明堂重九成。
莫向云泥论出处,乾坤何地不堪盟。
论文曾驻木兰舠,按部长怀使者劳。
岂谓青衿还绛帐,尚从黄绶问绨袍。
书传大禹千秋穴,赋涌灵胥八月涛。
不是輶轩频顾盼,桐君山色为谁高。
片片青霞屐底移,半空岩壑转逶迤。
悲风万里来三蜀,落日遥天断九疑。
渭水秋光犹殿阁,昆池寒影自旌旗。
狂来健翮飞扬甚,翘首宁论谒帝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