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六月十二日夜闻蛩》
《闰六月十二日夜闻蛩》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解衣欲就寝,皎月当窗入。

何来蟋蟀吟,枕畔数声急。

想为报秋信,先期鸣唧唧。

咽露已含凉,振羽犹无力。

听久不成眠,旋起披衣立。

徘徊倚轩楹,往事堪追忆。

忆我少年时,感秋多叹息。

亦知终何禆,兴逼不能默。

程子乃达者,见猎有喜色。

我岂如彼贤,好吟实旧习。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闰六月十二日夜闻蟋蟀鸣叫的情景,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解衣欲就寝,皎月当窗入”,描绘了诗人准备休息时,窗外皎洁的月光映入室内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

接着,“何来蟋蟀吟,枕畔数声急”两句,生动地捕捉到夜深人静之时,突然传来几声急促的蟋蟀叫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引起诗人的注意。

“想为报秋信,先期鸣唧唧”则推测蟋蟀鸣叫可能是为了预告秋天的到来,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昆虫以情感和智慧,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咽露已含凉,振羽犹无力”通过描述蟋蟀在露水中的状态和振翅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凉意和蟋蟀的疲惫,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和季节更替。

“听久不成眠,旋起披衣立”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倾听蟋蟀鸣叫,直至难以入睡,最终起身披衣而立,这一细节体现了他对自然声音的深深着迷和内心的触动。

“徘徊倚轩楹,往事堪追忆”则将思绪从自然引向个人的情感世界,诗人倚靠在窗边,回想起往昔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思考。

最后,“忆我少年时,感秋多叹息”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秋天带来的季节变化所引发的复杂情绪。

“亦知终何禆,兴逼不能默”表达了诗人虽然知道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但内心的情感却无法抑制,不得不表达出来。

“程子乃达者,见猎有喜色”引用了程子(程颐)的故事,与诗人形成对比,程子见到猎物有喜悦之情,而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变迁,更多是感慨和反思。

“我岂如彼贤,好吟实旧习”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情感表达方式的认同,尽管他可能不如程子那样达观,但他喜欢吟诗的习惯却是长久以来形成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生命循环的感慨,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辎车

娅姹吴音今古同,宫妆袨服已成空。

雕文结角辎车巧,犹有梁陈宫掖风。

(0)

石步道中有石麒麟数十

地悴天荒丘陇平,难从野老问衰兴。

苍烟落日低迷处,折足麒麟记坏陵。

(0)

谷隐寺

岘南众峰外,窅然空谷深。

丹楼倚碧殿,夐出道安林。

习池抱邻曲,虚窗漱清音。

竹静幽鸟语,果熟孤猿吟。

故多物外趣,足慰倦客心。

但恨绁尘羁,无繇数追寻。

(0)

上翁岭

放车秋厓望,所得过旧闻。

初疑古轴画,山水秋毫分。

时见厓下雨,多从衣上云。

濯足行尚侧,心忧踏天文。

八荒正摇落,独馀草木薰。

但觉耳目胜,未知筋力勤。

颠毛已种种,世患方纷纷。

何当啸吟此,日与樵苏群。

(0)

杂诗五首·其一

三季已千载,古道久荒榛。

纷纷东汉士,飞鸣不当辰。

经营救氛沴,此志卒埃尘。

士生有进退,何必弃其身。

其道虽褊迫,其行绝缁磷。

公心不吾诳,复求无此人。

(0)

酬介甫还自舅家书所感

旱气满原野,子行归旧庐。

吁天高未动,望岁了何如。

荒土欲生火,涸溪容过车。

民期得霖雨,吾岂灌园蔬。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