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平远染百幅,泚笔底须东绢传。
窗户吐吞新日月,风烟出没旧山川。
白公筑室地三一,杨子草玄文五千。
筋力尚堪驱使在,异时重泛白蘋船。
天然平远染百幅,泚笔底须东绢传。
窗户吐吞新日月,风烟出没旧山川。
白公筑室地三一,杨子草玄文五千。
筋力尚堪驱使在,异时重泛白蘋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立方的《胡枢横山堂(其五)》,主要描绘了横山堂的自然景色和历史人文气息。首句“天然平远染百幅”形象地写出横山堂周围的山水画卷般壮丽,仿佛大自然亲手绘制出一幅百米长卷。接下来的“泚笔底须东绢传”暗示这里的景色如诗如画,值得用上好的丝绸来记录。
“窗户吐吞新日月”描绘了横山堂内外光线的变化,窗框犹如画框,日月交替映照,生动展现了时间的流转。而“风烟出没旧山川”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川的沧桑与历史韵味,风烟缭绕中,古老的山川若隐若现。
“白公筑室地三一,杨子草玄文五千”引用典故,白公指春秋时期的白圭,这里暗指横山堂的建筑风格;杨子则是指道教经典《道德经》的作者老子,五千言寓意深邃。这两句表达了横山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最后两句“筋力尚堪驱使在,异时重泛白蘋船”以个人感慨作结,诗人表达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有余力再次游览横山堂,期待未来能再次乘船欣赏这如梦如幻的美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赞美了横山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积淀,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深热爱。
忆昔叨从班,入朝大明宫。
五更催上马,梦里过万松。
想见天竺山,九重吟清风。
头垢不暇梳,爬搔常靡通。
今来幸閒放,栉比肯匆匆。
清晨解绦辫,千梳复重重。
不羡列禦寇,散发摇风鬉。
气舒两目明,顿与离朱同。
此乐岂易得,快意适相逢。
再拜复再拜,深恩荷天公。
我登超然台,积雨久不止。
台下柳成行,柳下满塘水。
环塘率乔木,照影弄清泚。
恍如在故乡,西湖古寺里。
气象极幽深,景物尽苍翠。
十年劳梦想,一夕居眼底。
独坐不能去,颓然起深思。
钟鸣主人归,烛光何烨炜。
笑语复移时,夜久余当起。
归路夫何如,江声寒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