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秀野杂诗韵.栗熟》
《次秀野杂诗韵.栗熟》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树杂椅桐继国风,莫教林下长蒿蓬。

共期秋实充肠饱,不羡春华转眼空。

病起数升传药录,晨兴三咽学仙翁。

樱桃浪得银丝荐,一笑才堪发面红。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次秀野杂诗韵·栗熟》。诗中描绘了秋天收获的景象,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树杂椅桐继国风”,以“椅桐”象征高洁之物,与“国风”相连,寓意着高尚的道德风尚。接着“莫教林下长蒿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爱护,希望不要让杂草丛生破坏了原有的美好。

“共期秋实充肠饱,不羡春华转眼空”两句,通过对比秋日果实与春花的短暂,强调了珍惜当下、追求实际价值的重要性。秋日的果实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春花虽美,却只是瞬间的繁华。

“病起数升传药录,晨兴三咽学仙翁”则展现了诗人从疾病中恢复后的积极态度,通过学习古代医术和修炼之道,寻求身心健康与精神的提升。

最后,“樱桃浪得银丝荐,一笑才堪发面红”以樱桃为喻,说明事物往往被过分吹捧,真正的价值在于实际的体验与感受。诗人的一笑,不仅体现了对生活琐事的轻松态度,也暗示了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寄李补阙

苍生应怪君起迟,蒲轮重辗嵩阳道。

功成名遂来不来,三十六峰仙鹤老。

(0)

游子

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

九江春草外,三峡暮帆前。

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

(0)

寄王舍人竹楼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0)

南歌子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飏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0)

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

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

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0)

金陵五题·其二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