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李翁厥庵老死沪寓》
《悼李翁厥庵老死沪寓》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巴江日日水流东,魂隔千山梦未通。

那得安居孤岛久,应悲不见九州同。

年华风烛经奇变,世路干戈许令终。

漫忆晤言春满坐,梁台烟景本来空。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其生前经历的感慨。首联“巴江日日水流东,魂隔千山梦未通”以巴江水东流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暗示亡者与生者之间的隔阂,犹如魂魄被山阻隔,难以相聚,梦境也无法沟通。这种强烈的对比,凸显了生死的界限。

颔联“那得安居孤岛久,应悲不见九州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孤岛象征着孤独与隔离,而“九州同”则代表了国家的统一与和谐。这两句表达了对亡者未能在生前见证国家统一的遗憾,以及对孤独生活的同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颈联“年华风烛经奇变,世路干戈许令终”描绘了亡者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变故,包括战争的残酷,岁月的无情。这里的“风烛”比喻时光如风烛般易逝,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同时,“干戈”象征战争,与“许令终”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逝去岁月的回忆。

尾联“漫忆晤言春满坐,梁台烟景本来空”则通过回忆与亡者的交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这里“春满坐”形容交谈时气氛温馨,充满生机,与“梁台烟景本来空”形成对比,后者暗示了美好时光已逝,留下的只有空虚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生命、历史、和平与美好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其一

夜气凝空作暮寒,平明积雪欲藏山。

定知连腊连三白,已喜先春见一斑。

神力巧将人意改,物华阴逐岁功还。

忧民太守铃斋暇,想对壶觞正解颜。

(0)

席上偶成·其二

伤春早觉鬓丝垂,谁遣飞花近酒杯。

青翼若能传客恨,莫教红紫放春回。

(0)

席上信笔·其四

游丝无力系春风,水面从飘点点红。

晚渡舟横人独立,厨烟著柳细濛濛。

(0)

秋晚即事·其三

霜树今无一叶留,日边云暗使人愁。

独怜扬子湾头岸,犹有黄花恋晚秋。

(0)

次韵公显宫教初见天都峰

孤峰突兀现青虚,喜若羁人望故都。

神马已驰身尚远,却疑真有二文殊。

(0)

玉蝴蝶

壮岁分符方面,惠风草偃,禾稼春融。

报政朝天,归去稳步鳌宫。

望尧蓂、九重绛阙,颁汉诏、五色芝封。湛恩浓。

锦衣槐里,重继三公。雍容。

临歧祖帐,绮罗环列,冠盖云丛。

满城桃李,尽将芳意谢东风。

柳烟轻、万条离恨,花露重、千点啼红。莫匆匆。

且陪珠履,同醉金钟。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