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其一》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夜气凝空作暮寒,平明积雪欲藏山。

定知连腊连三白,已喜先春见一斑。

神力巧将人意改,物华阴逐岁功还。

忧民太守铃斋暇,想对壶觞正解颜。

(0)
注释
凝空:凝聚在空中。
平明:黎明。
连腊连三白:连续数月的白雪。
先春见一斑:提前看到春天的迹象。
神力:比喻超自然或非凡的能力。
物华阴逐岁功还:万物的生长变化随时间推移。
铃斋:官员的书斋,可能有铃铛装饰。
壶觞:古代饮酒器具,泛指饮酒。
解颜:露出愉快的表情。
翻译
夜晚的寒气凝聚在空中,如同傍晚的寒冷,黎明时分积雪堆积,几乎要遮盖住山峰。
可以肯定接下来的数月都会持续降雪,即使在冬季即将结束时,也能看到春天的一丝迹象。
神奇的力量巧妙地改变了自然规律,万物的生长随着岁月的推移而显现。
忧虑民生的地方长官,在书斋中稍有闲暇,想必正在品酒赏景,面带笑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雪景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期待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以及对太守张嵇仲的敬意。

"夜气凝空作暮寒"一句,以朦胧的夜色衬托出日落时分的寒冷气氛,给人以冬日将尽的感觉。紧接着"平明积雪欲藏山"则是描绘了白昼中积雪渐深,几乎要覆盖山体的景象,展现了雪地的静谧与纯净。

第三句"定知连腊连三白"通过对连续寒冷天气的描述,传达出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感觉。"已喜先春见一斑"表明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心存欢喜,渴望看到哪怕是一点春色的到来。

"神力巧将人意改"可能是在赞美自然界中那不可思议的力量,它能够改变人们的心情和意志。紧接"物华阴逐岁功还"则是说物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新,呈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的生机。

最后两句"忧民太守铃斋暇,想对壶觞正解颜"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守张嵇仲的敬仰之情。太守作为地方官员,关心百姓的冷暖,诗人在这里寄寓着对他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期待新生的情感和对贤官的敬意。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次韵崔同年马上口占二首

底事安仁易白头,一鞭行色伴清鸥。
抽身簿领穷清兴,唯有江天倒射眸。

(0)

次韵员子春游马溪二首

有花栽性地,余法寄灯房。
虬蜿骈松瘦,钟寒殷谷长。
赤髯班石坐,白骥踏云骧。
一夕参玄客,森森出虎场。

(0)

次韵任使君咏梅二首

平时化力与扶持,莫道春工未肯私。
暗有浮香通淡月,瘦无寒叶到空枝。
腹中太白何多锦,句下韦郎自不知。
阴谷未开公见否,葭灰暖律更烦吹。

(0)

过贾浪仙崔秀才故祠

浪仙句法得全功,崔子区区立下风。
客冢相望归不得,青衫憔悴两君同。

(0)

题赖盘市法云院二首

石壁冷磨閒日月,松棂平觉远山川。
便将小纽双龟印,试换禅床一觉眠。

(0)

送元景参辟痈

老年鹤瘠玉苍苍,送汝难收泪两行。
短褐尚存慈母线,义居初割紫蜂房。
埙篪元自音声协,鸿雁而今羽翼长。
别业未尝收菽粟,一家温饱待文章。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