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赵漕》
《寄赵漕》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想得昭潭上,儿童夹道迎。

皇华今日使,竹马旧时情。

梅蕊冬前拆,山光雨后清。

使君桃李客,当为驻车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cáo
sòng / zhāngshì

xiǎngzhāotánshàngértóngjiádàoyíng

huánghuájīn使shǐzhújiùshíqíng

méiruǐdōngqiánchāishānguānghòuqīng

使shǐjūntáodāngwèizhùchējīng

注释
昭潭:可能指一个著名的湖泊或景点。
儿童夹道迎:孩子们排列道路两旁迎接重要人物。
皇华今日使:指朝廷的重要使者。
竹马旧时情:比喻过去的童年记忆。
梅蕊冬前拆:梅花在冬季之前开放。
山光雨后清:雨后山景显得格外清新明亮。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桃李客:比喻有才华的门生或宾客。
驻车旌:停车接受欢迎的仪仗。
翻译
想象着在昭潭边的情景,孩子们排列道路两旁欢迎。
今天的使者带来了皇家的恩典,就像昔日骑着竹马的纯真时光。
梅花在冬天之前就已绽放,雨后的山色显得格外清新。
您作为地方长官,如同桃李满门的主人,应当为此停下您的车驾接受欢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儿时记忆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想得昭潭上”即点出了诗人心中所想的远方,是那昭潭一带的地方,这里可能是诗人与赵漕有共同回忆的地方。

接下来的“儿童夹道迎”生动地描绘了当地孩童夹道欢迎使者的场景,显得既热闹又亲切。紧接着的“皇华今日使”则表明这位使者今天到达了皇华之地。

“竹马旧时情”一句,则是诗人对往昔儿时嬉戏的情形做出的回忆,竹马是古代儿童玩耍的一种工具,此处暗示着与赵漕共同的成长记忆。

以下几句,“梅蕊冬前拆,山光雨后清”则描绘了自然景观。梅花在严冬之际尚有余温,而山间的光线在雨后的清新中显得更为明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季节变化和自然美景。

最后,“使君桃李客,当为驻车旌”一句,则是对赵漕作为使者的赞颂。这里的“桃李”指的是春天的花朵,而“当为驻车旌”的意思则是说,既然你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使者,那么就应该在这样的美好景色中停留片刻,享受这份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怀旧情感和对友人赵漕的深厚情谊。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石湖两帖还李推官

石湖老子家蓬丘,一笑俯作人间游。

风度人品第一流,结字亦复无朋俦。

还轸蓬丘俄十秋,恍开此帖揩病眸。

便若执鞭侍琼舟,狂奔渴骥腾惊虬。

断圭折剑纷然投,蜚虹曳霞烂相缪。

人间至宝人贪求,无闾珣琪雍琳璆。

彼此轻重宁其侔,借我肯作一月留。

我痴不减顾虎头,还君孰视仍牢收。

爱护幸免恶客偷,亦幸不污寒具油。

(0)

三山矶

江头数群山,骈踪各峥嵘。

兹山挺秀出,乃以三山名。

三山戟拔立,离合烟云横。

巨麓截水出,石转为微行。

倒影射江北,阴森如未晴。

盘涡触岸去,势若蛟龙争。

狭岸束洪流,突怒起不平。

舟楫复往来,立者胆为惊。

(0)

十诗谢廖计使·其三

绣衣盖代公,学力闯天造。

千篇发幽秘,万物困陵骜。

捃收尽随和,吾富无乃暴。

小试推敲手,聊效桃李报。

(0)

病起二首·其二

即病偷闲却自怡,坐凭竹几独多时。

铜炉烟畔熏风度,药臼声中昼漏迟。

政自腐肠严酒戒,不应了事悔儿痴。

净名文惠谁优劣,为问沾沾造化儿。

(0)

病中书怀二首·其一

少日清孤效乐天,谏书未落世间传。

曾圆八节滩头梦,重了三生石上缘。

雪竹霜林便老境,蒲团禅板付臞仙。

诗篇把玩真聊尔,古井无波敢自贤。

(0)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一送严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

行都旧新雨,独客短长吟。

子肯怜衰病,时来慰滞淫。

惜无移日酒,留照蜡灯斟。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