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筹堂送迎偶得·其二》
《和筹堂送迎偶得·其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门天地望中宽,马首浓迎著色山。

诗句满前无可道,恨今不复见闲闲。

(0)
鉴赏

此诗《和筹堂送迎偶得(其二)》由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出行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首句“出门天地望中宽”,开篇即以开阔的视野展现给读者,仿佛诗人站在广阔的天地间,心胸也随之豁然开朗。这里的“宽”不仅指空间上的广阔,也暗含着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次句“马首浓迎著色山”,则将视角转向行进中的景象。马首所向之处,群山呈现出浓重的颜色,既描绘了山色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此处的“浓迎”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山色的浓郁与热烈,仿佛在欢迎着诗人。

接下来的“诗句满前无可道”,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心中涌动的诗意却难以言表。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诗句满前,却无从下笔,这种情境往往发生在灵感最丰富却又最难捕捉之时。

最后一句“恨今不复见闲闲”,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这里的“闲闲”可能指的是内心的宁静或是对过往悠闲生活的怀念。诗人遗憾于无法再次体验到那种闲适自在的状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出行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赠关东田写墨竹

粤稽古寿亭,写竹如写字。

丹砂作水墨,撑天拄平地。

家法妙不传,后来谁述继。

爰有东田公,卓然挺苗裔。

异代俨同堂,遐心得遥契。

手敏心亦灵,胆大心仍细。

写竹不写竹,用意不用意。

鹅溪绢许长,长安纸增贵。

伸纸拂素绢,落笔事游戏。

千㡧万轴馀,顷刻盈箱笥。

风晴与月露,变化穷形势。

旁观看不及,叱吒鬼神避。

还坐自观心,心王了无事。

如是写竹人,写竹亦如是。

借问寿亭翁,是同还是异。

(0)

题雪竹赠人·其二

虚心节节自玲珑,松柏何曾独耐风。

一线月纶照深雪,与君长在月明中。

(0)

黑雪

关东有黑雪,今乃睹其形。

青天无纤云,皎日争光明。

土人指往事,曰此非佳徵。

清白本其性,远近无殊称。

厥色稍不如,遂加以黑名。

雪尔宜自慎,最险是人情。

(0)

喜得孙·其二

龙江佳丽地,绿水绕青山。

秀挺蟾宫桂,香生谢砌兰。

伏犀丹顶出,新月两眉弯。

况有诗书泽,家家学孔颜。

(0)

耿耿二章

耿耿双瞳,游于面间。瞩人则易,瞩己则难。

勿谓无非,无非非至。勿谓无知,人将瞩尔。

己非毋匿,人非毋刻。躬厚薄责,大人之特。

突如其来,突如其已。念生无根,与物为至。

纷纭不辍,毋用遏绝。知幻即离,空明如月。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七

世间贵文字,吾道慎支离。

以此薄词藻,相看空墨池。

凿沟疏水路,先雨葺茅茨。

莫笑禅枯澹,清宵试一思。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