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馀策,犹能走强梁。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馀策,犹能走强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英雄末路的凄凉情景,通过对诸葛亮晚年的想象,抒发了诗人对于英雄功业不能长久、时势变迁的感慨。
“汉日落西南,中元一星黄”两句,以宏大的天文景象开篇,象征着大汉王朝的夕阳西下,以及中央政权的衰微,只剩下一点微弱的希望。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描述了乱世中的盗匪四起,他们乘着天色昏黑,无所顾忌地横行霸道。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则是对诸葛亮在这乱世之中,虽然英勇却不得展现其才能,只能隐藏自己力量的描写。武侯,即诸葛亮,他如同一条潜伏的龙,在乱世中不能飞扬。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中的“掉头”,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怀念和自我安慰,同时也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和不甘心。
接下来的“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诸葛亮智谋与勇气的赞美,即使在险恶的环境中,他也能以弱胜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描绘了诸葛亮如同明星般在黑暗中独自发光,虽然孤立无援,却仍然照亮了一片天地。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则是对诸葛亮雄才大略的赞叹,他有着重振汉室、恢复往日六龙(即西汉初年刘邦等六位开国功臣)之气概,但终究只能在遥远的地方(东回出扶桑,可能指的是从四川回到中原地区)表现出来。
最后,“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表达了诗人对于诸葛亮一生未能完全施展其才华的遗憾,以及对于时代变迁、英雄末路的悲凉情怀。“竖子祖馀策,犹能走强梁”则是对诸葛亮晚年虽然衰老,但仍旧保持着昔日智慧和勇气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想象,表达了对于英雄时代逝去、个人才华不能充分展现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体会。
福星万里到金陵,咫尺穷途未可迎。
忽有归帆随铁马,旋思舟麦送金经。
祇园不藉衔环报,清俸还知好义轻。
得入罗浮高处望,千秋犹记此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