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蹊杨柳转青青。柳上有啼莺。
玉骢喜向花中度,过红墙、又到红亭。
芍药阶前,蘼芜架畔,依约有人行。
蓦然闻唤小红声。清滑又分明。
芙蓉带露桃含雨,同一般、艳丽轻盈。
风曳裙回,云添鬓重,妆点可怜生。
芳蹊杨柳转青青。柳上有啼莺。
玉骢喜向花中度,过红墙、又到红亭。
芍药阶前,蘼芜架畔,依约有人行。
蓦然闻唤小红声。清滑又分明。
芙蓉带露桃含雨,同一般、艳丽轻盈。
风曳裙回,云添鬓重,妆点可怜生。
这首《一丛花·花里美人》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饶芝祥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花间美人的生动画面。
开篇“芳蹊杨柳转青青”,以杨柳的青青之色渲染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为整个场景铺垫了温暖而充满生机的背景。接着,“柳上有啼莺”一句,通过莺鸟的啼鸣,增添了几分春日的活泼与灵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玉骢喜向花中度,过红墙、又到红亭。”诗人巧妙地将马匹与红墙、红亭结合,不仅展现了马匹的灵动与主人的雅致,也暗示了美人所在之处的华美与神秘。接下来,“芍药阶前,蘼芜架畔,依约有人行。”通过芍药与蘼芜这两种花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繁花似锦,也暗示了美人的存在,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她的气息。
“蓦然闻唤小红声。清滑又分明。”这一句通过唤声的描绘,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同时也让读者对“小红”这一角色产生了好奇。最后,“芙蓉带露桃含雨,同一般、艳丽轻盈。”将芙蓉与桃花的美丽与湿润相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象征着美人的娇艳与柔情。
“风曳裙回,云添鬓重,妆点可怜生。”这几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描绘了美人在风中轻盈转身,云雾般的发丝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妆容精致,如同画中人一般,令人怜爱不已。
整首词以花为媒介,巧妙地将美人融入其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春日花间美人的动人画卷,充满了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