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吴贤季札,射策去长安。
路自云边入,花从马上看。
露分丹桂湿,风飐绿袍宽。
会待泥金帖,亲闱报捷欢。
中吴贤季札,射策去长安。
路自云边入,花从马上看。
露分丹桂湿,风飐绿袍宽。
会待泥金帖,亲闱报捷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季札的中吴人士,他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札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中吴贤季札,射策去长安”,开篇点出季札的身份与目的,他是一位贤能之士,怀揣着才华与梦想,踏上前往长安的科举之路。长安作为古代的文化中心,象征着知识与荣耀的殿堂。
接着,“路自云边入,花从马上看”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季札行进途中的景象。他走在云端与大地之间,沿途的花朵随风摇曳,映衬着他骑马而过的身影。这一画面既展现了旅途的壮丽,也暗示了季札内心的憧憬与期待。
“露分丹桂湿,风飐绿袍宽”进一步渲染了季节与氛围。露水在丹桂树上凝结,仿佛为这旅程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而微风吹动着绿色的官袍,不仅展现了季札的装束,也暗示了他的身份与地位。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季札行进中的独特气质与心境。
最后,“会待泥金帖,亲闱报捷欢”表达了对季札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泥金帖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用于通知考中结果的信件,亲闱则是指家中亲人等待消息的场景。诗人预想季札最终能够金榜题名,家人团聚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季札科举之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追求知识与荣誉的坚定决心,以及家人对其成功的热切期盼。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营造出一幅充满希望与美好的画面。
平生臭味最相投,方喜同时得退休。
正欲从容陪杖履,从兹萧散老林丘。
高标岂料成千古,遗爱空嗟满一州。
兄弟凋零复无继,帮山谁与我同游。
应念衰翁老且疲,年来跬步要扶持。
铁为拄杖劳相寄,全胜花前只杖藜。
经年相别阻传杯,忽见梅枝入眼来。
今日劝君休惜醉,不应辜负腊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