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柴门掩,归来蕙草秋。
素荂林下吐,清芬衣上浮。
欲寄山中友,日暮怅离忧。
出去柴门掩,归来蕙草秋。
素荂林下吐,清芬衣上浮。
欲寄山中友,日暮怅离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出去柴门掩”,简洁地勾勒出诗人外出后归家的情景,柴门掩闭,既体现了归家的宁静,也暗示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归来蕙草秋”一句,以“蕙草秋”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蕙草在秋天的风中摇曳,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更替,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的意味。
“素荂林下吐,清芬衣上浮”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素荂(一种植物)在林下绽放,其清新的芬芳飘散在空气中,甚至弥漫到了诗人的衣裳之上。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雅。
最后,“欲寄山中友,日暮怅离忧”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在日暮时分,诗人想要将这份情感寄托给山中的好友,但又因离别而感到忧愁。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情操。
十五年前会五羊,都门再别九年强。
君荣韶石州麾出,我窘文江县债偿。
人世能消几离别,征涂何用许奔忙。
梅前菊后风光好,且为侬留共一觞。